重啟核三將面臨2大不確定風險 林子倫:不應將核廢料責任轉嫁下一代
核三延役公投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今天說,不應將核廢料的處理成本、風險、責任轉嫁給下一代。(圖/中選會提供)

|即時

重啟核三將面臨2大不確定風險 林子倫:不應將核廢料責任轉嫁下一代

mirror-daily-logo

2025/08/09 21:15:00

記者:

陳凱貞

核三延役公投即將在8月23日登場,中選會今天(9日)舉行第二場說明會,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發展核能,還要面對核廢料債留子孫的道德風險,為了這世代的繁榮,將核廢料的處理成本、風險、責任轉嫁給下一代。他認為弔詭的是,這次公投,竟要將核安風險交由屏東人和南部朋友承擔,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背道而馳。
林子倫引用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指出,2024年再生能源占全球新增電力裝置容量92.5%、發電量成長74%,預估最快2026年再生能源發電將超越燃煤,成為全球主要電力來源。
林子倫表示,國際間已將發展綠電視為減碳與提升競爭力的核心戰略,台灣出口導向產業如台積電、半導體產業對綠電需求殷切,發展再生能源更是國際供應鏈減碳要求下的關鍵。
林子倫將運行40年的核電廠比喻成進口老車,「請大家思考,開40年老車上路有什麼風險?」並指出重啟核三常被忽略2大不確定性風險。首先是「安全風險」,包括核三廠位處地震帶、先天場址與耐震設計不足,以及地緣政治下可能遭攻擊的風險。
林子倫續指,其次是「成本風險」,重啟工程費用龐大、難以估算,延役經常超支、追加預算,整體成本充滿不確定性。此外,重啟老舊核電廠也要評估核子事故損害賠償的保額,日本福島核災為例,累積賠償10兆日圓,核安相關保險會大幅墊高核電成本,最後核廢料處置成本,也將成為長期的財政包袱。
林子倫提到,發展核能,還要面對核廢料債留子孫的道德風險。經濟學常討論「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便宜核電一定有人付出成本,為了這世代的繁榮,將核廢料的處理成本、風險、責任轉嫁給下一代。他認為特別弔詭的是,透過本次公投,竟要將核安風險交由屏東人和南部朋友承擔,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背道而馳。
此外,林子倫表示,台灣在2016年至今8年期間,風力與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已成長5倍,2024年燃煤發電占比降至39%、燃氣42%、核能4%、再生能源12%,顯示能源結構正逐步轉型。
離岸風電方面,林子倫指出,台灣截至今年5月底已完成7座風場、安裝超過400座離岸風機,總併網量突破3GW,全球排名第5,成為亞太離岸風電重要樞紐。他也強調,核電廠除役後並未惡化空氣品質,台中市PM2.5平均值自2018年起呈下降趨勢,全台空污亦持續改善。
最後,林子倫表示,能源政策是選擇題,而非是非題,新能源產業非常有機會成為下一代的「護國群山」,呼籲選民積極支持再生能源,「一起讓台灣成為綠色成長的造山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