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今天致詞時表示,首先感謝醫界先進在台灣各個角落不眠不休守護國人健康,更在疫情期間站在最前線,深獲國人的肯定與感佩,也感謝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理事長簡又新成立聯盟,對推動醫療及氣候變遷等相關議題深具貢獻,以及台北榮民總醫院與該聯盟共同舉辦講座,對社會發出醫界守護國人健康及地球健康的共同宣言。
賴清德指出,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提出國家減碳新目標,相較於2005年,台灣2030年減量28%加減2,2032年則減量32%加減2,以及2035年減量38%加減2。
賴清德續指,另已請行政院國發會與環境部負責督導包括能源、製造、住商、交通、農業和環境等6大部門,提出具體減碳行動方案。政府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帶動民間投資,推動能源轉型更安全、企業轉型更有競爭力、社會轉型更具韌性、生活轉型更永續等四大轉型策略,逐步邁向2050淨零轉型。
賴清德強調,政府積極協助醫療體系邁向淨零轉型,衛福部從去年開始推動醫療院所淨零碳排計畫,已完成輔導40家醫療機構進行碳盤查,期盼能繼續努力,參考長庚或榮總醫療體系的成功經驗,讓醫學中心、區域、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都能逐步邁向節能減碳,達到更大的成效。
賴清德提到,今年健保總額相較去年有一定的成長比例,也參照醫界建議刪除部分不應由健保總額支付的項目。政府也提出癌症防治計畫,規劃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先編列50億元預算,未來也會持續編列;亦提高重要癌症篩檢率,包括降低篩檢年齡及增加癌症篩檢範圍等,提高篩檢經費等,期盼達到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此外,政府啟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期限從2025年到2029年,總經費近新台幣500億元,希望與醫界共同努力,提升人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