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泰源昨天出席活動時鬆口,過去擔任住院醫師時,教授告訴年輕人,只要把病人照顧好,名利自然就好,這影響他多年,「最後好像利也沒有,名也很慘,做越多罵越多」,一席話遭周玉蔻痛批平庸、俗不可耐,質疑邱吃了誠實豆沙包,」「原來他做醫師和部長,既要名也要利,說得那樣振振有詞,真是令人咋舌。」
邱泰源今天出席台北榮總舉辦的「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到面對外界批評是否感到委屈?邱表示,醫療教育就是以病人為中心,只要好好把病人照顧好,不要管名利,之後在醫學院教學生和當醫師公會理事長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理念。
邱泰源進一步說明,做行政職確實要面對很多壓力,但還是要堅守醫療價值,不要在乎名利,不管情勢再怎麼變化,堅持醫療核心價值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醫界百年不變的道理,也是教育要做的。
關於昨天自嘲「做越多被罵越多」引起爭議,邱泰源解釋,昨天場合都是自己人,在開玩笑講的話,做事一定會受到一些指教,一定要虛心承擔,做行政工作就是要做對的政策,面對不同意見時,也是有義務承擔各種指教。
至於周玉蔻批評當部長是為個人名利一事,邱泰源強調,「我從來不care這部分,我從當醫師第一天到現在,每天都盡我所能做我該做的事情。」
邱泰源認為,當醫生照顧病人,當老師好好教學生,當醫師公會理事長的時候獲得得到肯定的,當立委盡心盡力推動法案,多次得到優秀立委的獎勵,之後到衛福部也盡心盡力,同仁一步一步在做,對於周玉蔻的言論,邱僅稱,「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