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大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50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4%;上半年累計營收達4,992.9億元,年增28.1%。在獲利方面,第二季毛利率站上3.82%,營業淨利達49.1億元,年增32.7%。上半年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為40.8億元,年增14.1%,上半年EPS為2.18元。
大聯大副總經理林春杰指出,關稅議題是影響當前市場節奏的最大變數。由於擔憂關稅實施,客戶在第二季出現了顯著的「提前拉貨」,導致傳統淡季不淡,但因為美國、中國關稅談判再度「休戰」往後延,再加上半導體關稅尚未明朗,也讓第三季的訂單能見度變得較不清晰。
地緣政治的影響更為深遠,客戶推動「中國加一」策略,已陸續將生產基地移出中國。此趨勢直接反映在大聯大的出貨地區佔比上,中國及香港的出貨佔比從高峰時的八成以上,逐步下降至70%。東南亞及北美方面,營收佔比合計首次突破20%,並預期將持續成長。
第二季因五月份新台幣急速升值,大聯大產生了約8,900萬元的匯兌損失。但管理層強調,此為短期影響且風險可控。由於半導體零組件的進貨與出貨絕大部分仍以美元結算,在幣別上已形成自然對沖避險的效果。從上半年整體來看,公司在避險操作上仍有1.75億元的收益。
面對供應鏈的結構性轉變,大聯大強調其角色已從傳統的「買賣分銷」延伸至更廣泛的「整合服務」。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表示,無論客戶如何部署產能,通路商的使命就是提供服務,確保供應鏈不斷鏈。為此,大聯大近年積極投入兩大方向,首先是內部服務平台如旗下LaaS供應鏈管理平台,對外提供倉儲物流服務,2025上半年商品交易總額(GMV)已達150億美元,年增近40%。外部策略聯盟方面,則透過投資併購擴大服務範疇,例如近期完成對資訊服務商華經資訊47.67%的股權收購,以延伸在資通訊領域的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