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定期健檢仍罹血癌!名醫曝病因難找「根本無法預防」 1舉動能自救
沈玉琳定期健檢仍罹血癌,名醫也透露病因難找「根本無法預防」。圖/翻攝自沈玉琳臉書

|即時

沈玉琳定期健檢仍罹血癌!名醫曝病因難找「根本無法預防」 1舉動能自救

mirror-daily-logo

2025/08/24 14:36:00

編輯:

陳琮文

57歲男星沈玉琳日前因血癌發病,宣布暫停演藝工作專心治病,他也自曝沒有喝酒習慣,也會定期抽血檢查,仍在短期發病。對此,ICU醫師陳志金坦言,血癌根本無法預防,連健檢也不一定能提早發現,呼籲民眾若有症狀或不舒服,就要趕快就醫。
沈玉琳22日在臉書公告病情,表示自己自發病前2個月開始無精打采,甚至「走10步就喘」,在錄製節目中更是每走5步就要休息,起初以為只是自律神經失調或慢性疲勞,求診身心科後得到改善。
但不久後病情急轉直下,轉送急診檢查發現血紅素僅剩下2.6(正常值約13~18),且白血球大量增生,才被醫師判斷可能是白血病。他也澄清,並非外界傳言的水腦症、B肝、猛爆性肝炎、多重器官衰竭等疾病,並透露目前治療進展順利。
沈玉琳日前自曝發病過程。圖/翻攝自沈玉琳臉書
沈玉琳定期健檢仍罹血癌!圖/翻攝自沈玉琳臉書
陳志金昨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日前沈玉琳突然病危,讓不少媒體與自稱是專家的人,紛紛猜測與討論他的病情,事實上卻是似是而非的推論,不過同時也顯示出血癌「根本無法預防」。
他進一步解釋,血癌通常是因為貧血、出血、感染後,抽血檢查血球,再進一步抽骨髓檢查,才能確診是血癌,跟有沒有注意養生、吃得健康不健康、有沒有應酬、有沒有熬夜、有沒有喝酒都無關。
陳志金也指出,即便每年都去做高階的健康檢查,如磁振造影、電腦斷層、胃鏡、大腸鏡等,血癌也不會因此消失,且即便做了健檢,也不一定能「及早發現」,唯一能做且最重要的就是,「若出現症狀或有任何不適就應該馬上就醫。」
陳志金感嘆血癌病因難找,呼籲民眾有不舒服一定要馬上就醫。圖/翻攝自陳志金臉書
陳志金感嘆血癌病因難找,呼籲民眾有不舒服一定要馬上就醫。圖/翻攝自陳志金臉書
2018年曾罹患血癌後康復的醫師林禹宏也指出,近年來有許多人詢問自己罹癌原因,他都會解釋原因包含輻射、基因突變、病毒感染、化學物品,不過他也坦言,自己沒有接觸過這些仍罹癌,推測出「可能和長期睡眠不足和壓力有關」。
林禹宏坦言,自己從高中到現在,每天都睡不滿6個小時,當了主治醫師以後甚至還要半夜緊急開刀,睡眠時間更是少之又少,「生病以後回想起來簡直是慢性自殺。」
林禹宏分析,睡眠不足雖然「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不過相關研究指出,長期睡眠不足會使免疫功能下降、褪黑激素減少、增加慢性發炎與氧化壓力、影響DNA修復、內分泌失調等,都會讓癌症發生機率增加,呼籲民眾每天最好睡足7~9小時,「不過睡覺也不是睡越久越好,每天睡超過9小時也和某些癌症有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