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分析超過21000人數據顯示,「內臟脂肪」較高的人,心臟與血管老化速度也更快,而這類脂肪也會引發全身發炎,與老化與疾病有高度相關。
然而,與皮膚下方的皮下脂肪不同的是,內臟脂肪包裹著胃、肝和腸等器官,因此即便身材苗條、擁有健康身體質量指數 (BMI)的族群,也可能潛藏內臟脂肪過高的問題。目前研究已得知,心臟與肝臟周圍的內臟脂肪,會導致血壓上升極高膽固醇問題,「令人擔憂的是『它』也可能加速心臟老化與血管衰老」。
首席研究員、倫敦帝國學院教授奧裡根(Declan O'Regan)表示,研究使用核磁共振描繪出脂肪的數量與位置,同時使用AI評估心臟與血管掃描狀況,判定出衰老程度,目前得知不同體型存在著不同差異,不過目前尚未清楚得知「如何導致不良的健康結果」。
研究進一步指出,體型恐比體重更容易影響身體健康,如腹部脂肪較大,呈現「蘋果形」的男性,心臟老化速度較快。此外,臀股脂肪(臀部上方及大腿周圍)較豐厚的「梨形」女性,心臟則較為健康,甚至有助於預防心臟病、中風及第二型糖尿病。奧裡根坦言,「BMI 並不是預測心臟年齡的好方法,了解脂肪在體內儲存位置也具有重要性」。
研究指出,目前在女性體內常見的脂肪分佈與雌激素有關,「這類賀爾蒙可能成為未來開發治療心臟老化的關鍵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