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延押庭激辯喊被當朝廷要犯 檢:柯對小沈需求照單全收「乾脆讓他當市長」
柯文哲今天出席延押庭,庭中情緒相當激動。

|即時

柯文哲延押庭激辯喊被當朝廷要犯 檢:柯對小沈需求照單全收「乾脆讓他當市長」

mirror-daily-logo

2025/09/04 12:33:00

記者:

李依璇

攝影:

李智為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收賄等案件,自偵查到審理已被羈押禁見長達364天。台北地院今(3日)上午召開羈押庭,檢方指出,柯雖強調「不知情」,卻在案中多次下指示,對沈慶京的需求照單全收,「乾脆讓沈慶京來當市長」,顯見圖利嫌疑重大,且多名證人尚未完成詰問,若交保恐影響證言,續押有其必要。
檢察官林俊廷指出,柯文哲屢次質疑「檢察官怎敢起訴」,這是混淆「程序合法」與「實體合法」的概念,強調就算程序有依法進行,若行為涉及圖利仍屬違法。林俊廷直言,京華城案公務員在簽呈上明確認為違法,卻仍獲准通過,這才叫異常。
他進一步指控,柯表面聲稱「不知情」,卻在案中頻頻下指示,對沈慶京的需求照單全收,公務員又會盡力達成上級指示,「乾脆讓沈慶京來當市長」。
檢方並出示北市府公務員張家綺與黃書宣的訊息對話,張表示「我還是不希望過」,黃書宣則答覆「基本還是看彭副,他不擋我們也沒辦法,上面不擋,應的施壓我們怎麼扛」,張回「我們答辯狀寫不完,柯快樂去選總統」。
檢察官廖彥鈞則強調,涉及圖利、貪污等重罪的證人仍未詰問完畢,包括共同被告沈慶京、應曉薇、李文宗與李文娟都尚待調查;黃景茂、黃珊珊等人亦是關鍵證人,尤其黃珊珊有事證「小沈給過了,不要再找他」要釐清。廖彥鈞表示,柯與多名證人、共同被告關係密切,若獲交保恐影響證言,存在串證風險,因此具備續押必要。
柯的辯護律師陸正義則強力反駁,指控檢察官辦案手法存在「不正訊問」,相關供述不具證據能力。至於政治獻金部分,律師主張政治獻金屬「贈與合約」,柯作為所有人本就有支配權,只是使用上有行政規範,若有逾越應屬行政裁罰,不構成刑事責任。
陸正義並指出,柯在2024年12月26日遭起訴後,曾交保從未有逃亡,羈押理由顯然不足。檢方僅以「證人尚未詰問完畢」作為羈押依據,已違背比例原則。他也強調,黃景茂等人本就做無罪答辯,其他都委會委員如徐國城更與柯毫無交集,「所謂實質影響力根本不是羈押要件」。
律師並指出,柯文哲在羈押期間遭遇父喪,母親罹患腫瘤與失智症,妻子陳佩琪2021年確診肺腺癌,如今更有重度憂鬱症與失眠,健康狀況惡化。柯心中掛念家人,不該因堅持與檢察官抗辯而被長期收押。
輪到親自陳述時,柯文哲情緒多次激動,甚至當庭落淚,「檢察官一直說我知道我知道,我到底知道什麼?」強調自己一開始連京華城容積率840%都不清楚,柯表示,市府每日晨會都有錄音逐字稿公開,他的批示只是要局處「快、速審速決,不要違法」,並非干預專業。
談到重要證人彭振聲,柯更是悲痛哽咽。他說,看到彭家破人亡妻子,「真的很想問他為何認罪,但看到他這樣,還能說什麼。」
柯也點名其他認罪被告,認為有人只是為了免坐牢選擇認罪繳罰金,「朱亞虎說要行賄我,我怎麼不知道?」他質疑檢方選擇性辦案,以不實證詞起訴,甚至以沈慶京在開工典禮給現金1500萬作為延押理由,但至今未提出證據。
柯文哲表示,被收押後24小時與外界隔絕,僅在點名時才能透過鐵窗看見一絲外界動靜,也許他被視為「朝廷要犯」,每次出入所有人都被要求面壁迴避。他哽咽表示,自己只能睡在馬桶旁,長時間戴口罩遮掩惡臭,「韓國瑜曾說世上苦人多,這一年才讓我真正看到台灣最底層、最邊緣的人。」未來他要提議,所有考上司法官的都要先去看守所一個月,坐牢反而比收押自由,除了睡覺時間很少在牢房內,但收押卻要跟外界完全斷訊,24小時關在3坪的房間,門上的鐵窗只有點名時才打開,要趴在地上才能稍微看見外面的動靜。
他以醫師經歷自況,強調30年行醫從未因政黨或身分差別待遇,「陳水扁在獄中、連勝文中槍我都去救治,在我心目中都是病人。」他最後呼籲檢察官放下輸贏壓力,「司法不是比賽輸贏,而是追求真相。」
審判長江俊彥開庭時諭知,由於證人詰問時間比預期短,合議庭臨時提前處理柯與共同被告、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的拒保庭押聲請。江俊彥提醒雙方,訊問結束後不一定當日裁定,10月1日前仍可能持續傳喚證人,因此羈押結果充滿變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