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俄阿拉斯加峰會,中國在主場舉辦上合峰會,及二戰勝利80周年等國際局勢變化和戰略意涵,國策研究院今天在台北舉辦「當前國際局勢動態」座談會,邀請眾多專家學者與會分析。
田弘茂首先在致詞時指出,北京昨天舉行一場慶祝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的閱兵典禮,二次世界大戰在1945年結束,但中共政權1949年才成立,所以當時戰勝的是中華民國,「不是現在的北京政府」,而這次中共大規模舉行慶祝大會正當性也受外界質疑。
田弘茂進一步分析,這次大閱兵和往常不同,籌備過程伴隨中共內部軍政權力鬥爭,他認為屆時四中全會登場時,中共會出現更多與權力更動相關的訊息,且習近平在2027年可能不會再擔任所有重要職位的「頭頭」,因此近2年的權力鬥爭,將圍繞著接棒問題。他呼籲各界關注相關變化,因為這與台灣安全發展和生存有所關連。
董立文則以「座位政治學」角度分析,這次中共閱兵不准中外媒體拍攝閱兵台上情況,也未公布閱兵台上全體照,只有剪接畫面,刻意製造盲點。而從剪接畫面來看,相較過去閱兵,習近平身邊僅安排少數外國領袖,政治局元老與現任常委則被隔開,史無前例。他認為,閱兵臺上的布局顯示習近平與黨內元老出現分裂,10月的中共四中全會「應該會有更多好戲可看」。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表示,習近平昨在九三閱兵上演說僅920字、歷時8分半鐘,是中共舉辦抗戰紀念活動以來,內容最少的一次,其中雖未有對台具體論述。但習今年5月赴莫斯科訪問前曾在俄媒發表文章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提及《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聯大2758號決議。
張五岳說,與其針對講話內容過度解讀,可以看到習近平已經在用實際的行動展現其國際政軍的實力與影響力,形成美國所謂的「中俄朝伊」邪惡軸心。他也認為接下來須關注「川習會」中的涉台內容,北京勢必對美中關係「第1條紅線」的台灣問題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