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劑越多能「雙倍防潮」?營養師搖頭 保健品放冰箱也NG
保健品裡的「乾燥劑」開瓶就該丟掉。吳宜錡攝

|即時

乾燥劑越多能「雙倍防潮」?營養師搖頭 保健品放冰箱也NG

mirror-daily-logo

2025/09/14 07:10:00

編輯:

吳宜錡

營養品內這物品放著不丟,「它會反咬你一口!」營養師𝐆𝐚𝐫𝐲在社群分享營養冷知識,指出保健品裡的「乾燥劑」開瓶就該丟掉,開封前雖然用於防潮保鮮、延長保存期限,不過開封後因吸濕飽和,持續放在瓶中反而會加速受潮變質。貼文一出網友驚訝表示,會將上瓶藥物的乾燥劑放到下一瓶裡,以為能夠「雙倍乾燥」,事實上衛福部也曾說明開封後乾燥劑應立即丟棄原因。
營養師𝐆𝐚𝐫𝐲日前分享營養冷知識,指出「保健品裡的乾燥劑,開瓶就該丟掉」,貼文一出網友驚訝表示「你不早講」,以為「把上一瓶的乾燥劑放到下一瓶裡」可以「雙倍乾燥」,也有網友說乾燥劑「丟了沒安全感」、「丟與不丟都會受潮」、「ChatGPT說可以」。
衛福部解釋,藥品開封後通常會有一塊或是一小包不可食用的小包裝,這是「脫氧劑或是乾燥劑」,食品在密封包裝後,可以利用脫氧劑將內部剩餘的空氣結合,減少包裝內氧氣含量,避免膠錠食品成分氧化、造成活性減退的問題;乾燥劑則是吸附包裝內部的水氣、減少膠錠食品受潮,避免活性減退、發霉等問題。
然而膠錠食品開封後就會失去密封性,平伸反覆開關也會讓罐內留存氧氣與水氣,在脫氧劑與乾燥劑超過能負荷的氧氣或水氣後,原本包裝的脫氧劑或乾燥劑就不能再作用,因此建議在開封後就可以將乾燥劑與脫氧劑丟棄,並依標示的保存方式儲存,於有效日期內食用完畢,就能確保品質。
20250913乾燥劑、脫氧劑在食物、保健品開封後就要丟棄。吳宜錡攝-09-13.jpg
乾燥劑、脫氧劑在食物、保健品開封後就要丟棄。吳宜錡攝
至於藥內棉花是為了填滿瓶內空間,防止藥品在運送過程中因震動導致藥品破碎,衛福部建議,棉花在開瓶後就要丟棄,因為在開封後同樣會吸附水氣,若未取出,容易使藥品受潮變質。
𝐆𝐚𝐫𝐲也補充說明,有些藥品內會放置「透明塑膠袋」,因其乾燥功能幫助也不大,因此可以丟棄;而有些既定印象認為放冰箱也能增長保存期限,𝐆𝐚𝐫𝐲表示,只要依照瓶身標示的儲存條件擺放即可,若刻意放置冰箱,反覆取出食用的行為反而容易因溫差導致水氣凝結,造成保健品變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