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秀夫因《潛龍諜影2:自由之子(Metal Gear Solid 2: Sons of Liberty)》而奠定其「數位先知」的地位,該作在2001年就預見了21世紀的網路假訊息危機。當時許多人認為遊戲的劇情胡言亂語,直到社群媒體的發展最終證實了他的遠見。同樣地,《死亡擱淺》的怪異概念,直到全球疫情和社交距離的出現,才讓玩家們深刻體會到其關於「連結」的核心價值。
從欺騙到引導:與玩家關係的轉變
小島秀夫曾是遊戲界最著名的「騙徒」,例如為《MGS2》剪輯極具誤導性的預告片。然而,在《死亡擱淺2》中,他採取截然不同的策略。他坦言,如今的媒體環境改變了「驚喜」的本質。他以近期《美國隊長》電影行銷為例笑說:「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飾演紅浩克,這本該是個大爆點。但當我們去看電影時,海報早已在電影院展示出來了。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資訊時代。」
他回憶起2020年的《最後生還者二部曲(The Last of Us Part II)》,該作因在預告片中說謊而導致主要角色死亡時,引起眾多玩家的憤怒。與過去挑戰觀眾的作法相反,小島現在更傾向於與觀眾建立橋樑,而非燒毀它。「我試圖讓它與電影或書籍不同,人們不會說『哦,我早就知道了』。更像是如果你玩了60個小時,在最後感覺到這是一個快樂的結局,正如你最初所希望的那樣,那會很棒。我是刻意這樣做的,我刻意地一點一滴地放出那些劇透。」
AI時代下的藝術與責任
談到科技與藝術的未來,小島秀夫引用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經典電影《2001:太空漫遊》所揭示的教訓:人類與科技的關係,既能釋放我們的巨大潛力,也可能摧毀我們。他認為,電影、小說、音樂和遊戲等媒體,在網路串流時代已不再像過去那樣特別,而AI的介入將加速這一趨勢。
「確實,人們擔心在未來,這些20世紀曾經特殊的體驗只會被單純地消費掉。」但他接著說:「然而,在同一個世紀裡,許多人無法憑自己的意願接觸到這些東西,他們是『被封閉的』。現在,那些人有更多機會參與其中。」藝術的民主化賦予了個人力量,卻也給予觀眾更大的責任。他聽起來就像《MGS2》結尾的史內克(Snake),思考著如何讓後代在數位時代的火光下,讀懂我們混亂而悲傷的歷史。
在《死亡擱淺2》中,人工智慧的濫用成為核心衝突。小島總結道:「在這個便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學習新的感受和感知方式。我們需要教育自己,如何在這個資訊超載的時代,作為一種新的人類生活下去。這將是挑戰。AI不僅可能提供資訊,也可能在那種教育中發揮作用。只有那些能正確處理資訊並利用這些經驗的人,才能在21世紀真正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