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於今年 7 月 1 日召開第三屆第一次董事會,會中通過新任院長任命案,由具豐富文化內容投資經驗且了解內容產業趨勢的王敏惠擔任院長,並已於 8 月 1 日正式上任,王敏惠也於今日茶敍中,與媒體朋友直接交流互動,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也一同出席媒體茶敘。王時思表示,希望透過院長的多年專業與市場觀察,加速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市場拓展。
院長王敏惠感性分享自身的經歷,過去十多年來參與文化內容產業的投資,從文創投資第一及二期計劃開始,即受託擔任國發基金共同投資評審委員,在文策院成立後,也以財務輔導協力專家的身份,參與多次投資案,對臺灣的文化內容產業有多年的觀察,也深刻體認文策院作為媒合產業及對接政策平台的重要性。
王敏惠指出,臺灣文化內容產業多為中小型業者,內容製作仍以專案型態為主,惟隨著市場呈現高度國際競爭,民眾閱聽習慣亦愈趨多元變化,文策院將持續致力於協助業者產製貼近市場的作品以服務觀眾、並以國發基金捲動民間資金挹注投資,以支持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需求,另透過國際展節協助業者拓展通路以增加國際能見度,促進內容產業朝「產業化」的商業性發展,厚實產業競爭力。
「國際化」部分,除了持續推動國際合資合製,鏈結海外資金、促進人才交流、拓展國際通路之外,在跨國或跨域合作及產業鏈整合等面向,希望從現行「單點」的資源協助,擴展成「線」的策略銜接、進而形成「面」的系統支持。王敏惠強調,文策院身為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的重要推手,連結政策,匯聚關鍵資源、補足產業發展缺口,持續優化資源投入模式,以貼近產業實際需求,幫助內容產業走得更穩、更好。
在全球市場快速變動的環境下,文策院將持續攜手大型平台與企業,共同成立基金或推動合組控股公司;從長期營運觀點來看,內容產業應先取得長期穩健資金、強化營運韌性,以建構創作試驗的容錯空間,並培養產業人才,文策院也將鼓勵及協助內容業者先健全財務結構,完善管理制度,以長期股權方式募資,朝產業「規模化」發展;這樣不僅能讓內容作品從開發、產製到銷售皆能槓桿集團資源並多元發展,進一步強化內容產業體質,讓企業得以永續發展,並健全內容產業生態系。
王敏惠也補充,董事長負責文策院行政監理並與文化部政策銜接,院長則專注於執行與管理院務,確保政策落地及執行。此外,在院內組織營運上,王敏惠希望能將產業活力與彈性帶入才成立六年多的文策院,讓同仁保有執行公共政策的使命,發揮來自民間的專業與效率,打造文策院的品牌價值,深化同仁的組織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