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AI發展基建需求,半導體、伺服器相關資通訊、電子廠商,像是台積電、電子五哥等相關高科技產業業績好、帶動出口暢旺,但在一般傳統產業卻受到美國課徵20%+N關稅、以及匯率衝擊,減班休息人數持續擴增。
台灣經濟在外國來看相當好的,但其實這是高度依賴少數電子科技產業,現在亮麗的外銷出口,是由5.6%電子科技業所創造出高達67%的出口佔比,過去十年間,台灣傳統產業雖擁有最多的就業人口,但其出口佔比已從六成多下降至如今的33%,其實經濟危機四伏。
全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為此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在此時整體經濟景氣前景不明下,進行最低工資調漲,相關法定人事成本亦會連動增加,包含勞健保費率、退休金提撥等支出,將進一步提高企業運營成本。若業者無法吸收,只能轉嫁給消費者,會因而引發新一波民生物資漲價,結果是勞工生活壓力不減反增。
許舒博表示,明年最低工資審議已定案,政府應針對受創產業比照疫情期間,提供補貼等相關配套措施,協助企業共渡難關,才能真正照顧勞工生活,並兼顧產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