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指出,習近平自2012年底上任以來,一直有民族復興「中國夢」,想要將台灣納入中國的管控範圍。如今,習近平已進入前所未有的第三任期,並反覆強調「統一」不可避免,外部勢力無法阻擋,而習近平所指的外部勢力就是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政治支持。
知情人士稱,習近平不再滿足於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不支持台獨」,雖然這項聲明未偏離美國戰略模糊的「一個中國」政策,但對於習近平而言,不支持台獨和明確反對台獨之間的區別,不是只在「文字」上而已,美國對兩岸政策可能從中立立場轉變為積極與中國結盟,進而反對台灣主權。
至於川普政府,並沒有延續拜登政府「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言論。相反,一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我們早就聲明,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中國對台海和平穩定構成最大威脅。」
知情人士稱,習近平相信他可以誘使川普轉變立場,因為中國認為川普急於達成經濟協議。中國政府在與美國的會談中,政策顧問已經強調,美國有必要正式宣布反對「台灣獨立」。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政府高級國家安全官員梅德羅斯(Evan Medeiros)說,這會削弱台灣的信心,並增強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他並強調,習近平可能認為,未來與川普的互動是試圖拉攏美國政府和台灣的最佳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聲明,中國堅決反對美台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
川普和習近平最近促成了一項協議,將TikTok出售給美國投資者,這無疑是替中美兩國高層會談鋪路,川普和習近平即將於韓國舉行的亞太領導人峰會上會面,川普可能在2026年初訪問北京,習近平則可能在同年12月訪問美國。報導還說,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似乎也變得更加不確定。
川普8月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表示,習近平曾向他承諾,在他擔任總統期間,中國不會入侵台灣。至於川普政府,最近推遲了部分軍事援助,並拒絕總統賴清德在美國過境。這些舉動引發了質疑:美國是否優先考慮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不是對台灣的支持。
報導指出,美國政府的重點是阻止中國大陸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並鼓勵台灣增加在無人機和彈藥等關鍵能力上的支出,以增強拒絕自衛能力。至於拒絕賴清德過境,是為了避免美國在地方立法會罷免選舉中支持黎智英所在的政黨,從而將美國拖入台灣國內政治。
美國國務院2月更新的美台關係情況說明書刪除了拜登時代「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陳述。美國負責制定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高級國家安全官員卡納帕蒂(Ivan Kanapathy)主張在中國繼續增強軍事實力時,提高美國阻止中國試圖以武力犯台的能力。
卡納帕蒂去年就指出,美國官員應避免公開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因為這種說法會在台灣引發疑慮,並讓盟友感到困惑。他提出了一個更中立的立場:直接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儘管如此,預計習近平將利用與川普會面的每一個機會,讓川普對台灣獨立採取堅定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