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a'an部落自救會說,當外界生活逐漸恢復正常,部落卻仍陷於停水、垃圾堆積、衛生惡劣等困境,部落青年自願留守支撐,面對政府救災支援不足,無餘力清點物資與調配志工,也逐漸身心俱疲。
Fata'an部落自救會批評,花蓮縣府來到部落傾聽需求,但對部落現況仍無具體執行承諾,Fata’an部落族人如同二等公民,強烈要求花蓮縣政府縣長(救災總指揮)及各處一級長官必須到場,週五至光復國小公開說明後續規劃,讓族人清晰了解未來方向。
Fata'an部落自救會指出,已在9月30日與花蓮縣府會議中,明確提出以下5大訴求,要求縣府與中央正面回應並立即行動:
一、安全回鄉路
洪災時族人交通工具泡水報廢,部落要求返家接駁專車外;目前部落仍在紅色警戒區域,無論馬太鞍溪便橋、部落交通動線、清淤進度與清運進度需立即公開,保障族人回家安全無虞,不再讓道路成為恐懼來源。
二、 離災不離鄉
族人拒絕永久屋,要求於部落傳統領域「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Karowa)」就地興建中繼安置住宅,讓族人齊聚研擬家園重建計劃,避免再三顛沛流離。
三、衛生好生活
部落至今水源不足、污泥糞水四溢、垃圾清運遲緩,已嚴重影響族人生活與健康。部落要求縣府盡快解決用水、衛生與消毒等基本民生問題,提供疫苗等完善醫療支持。
四、資訊要公開
清淤範圍、物資配置、國小停班停課與撤離規劃等資訊混亂,族人無所適從。部落要求建立資訊透明平台,固定聯繫窗口並參與政府相關會議,讓族人即時掌握狀況。
五、攜手劃未來
災民居住環境同步清理中,但收容所及相關居住配套仍未完整,暫時居住及中繼安置住宅是部落最迫切的需求。縣府不應單項指令應付族人,而應與族人共同討論重建方向,建立SOP與單一窗口加快溝通效率,以確保災後重建符合族人需求。
Fata'any部落自救會說,會議中多位族人指出,青年志工過勞,長時間支撐導致離職、家庭失和;便當發放時間混亂、物資浪費卻缺乏管理;縣府派員層級過低,僅能傾聽卻無法決策,無法帶回具體解方。族人直言:「我們要聽的不是權責分配,而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