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主筆:鄭任汶 的文章

鄭任汶專欄:在川普式的現實主義下 利益與實力決定一切

即時

2025/08/07 06:45:00

鄭任汶專欄:在川普式的現實主義下 利益與實力決定一切

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之下的國際貿易行為,只要是以單一主權國家為行為者,所有的貿易行為就從來沒有脫離過政治。美國川普總統正盡情演繹著傳統現實主義的角色,利益導向與實力至上,例如:日前接受CNBC電話專訪時,川普提及台積電赴美設廠計畫,總投資將達到3000億美元(後來修正至2000億),同時,預計在一周內公布新一輪關稅政策,主要是針對半導體產業,因為美國需要在地製造的晶片。最新消息更指出,川普在美東時間6日傍晚宣布,出口到美國的半導體,不排除徵收100%的關稅稅率,除非他們在美國生產製造,才可以免於關稅。

鄭任汶專欄:找戰犯是最廉價的反省

即時

2025/07/31 06:45:00

鄭任汶專欄:找戰犯是最廉價的反省

在沉澱幾天後,因為大罷免結果不如預期,很多人忙著找戰犯,以示負責。有人說根本不該提出無差別大罷免應該精準罷免就好,有人說這是撕裂社會,有人直指賴清德團結十講壞事,有人說柯建銘策略錯誤,也有人說沈伯洋是民進黨之恥、極端疑神疑鬼。這些批評有來自民進黨內也有來自黨外,先暫時放下這些指控,此刻來回頭檢視那些提出大罷免的理由到底是對是錯?理由的正當性是否還存在?

鄭任汶專欄:賴清德必須認清無法完全執政的現實

即時

2025/07/27 06:45:00

鄭任汶專欄:賴清德必須認清無法完全執政的現實

這場由公民團體主導歷經半年多的大罷免運動落幕,31:0二階連署成功,三階投票結果卻是0:24+1。這場總投票人口數約佔全台總投票人數四分之一的大罷免投票,對執政黨來說,先天失調外加後天不足,讓不可能的任務繼續不可能,在這一任內,賴清德總統領導的執政團隊必須認清無法完全執政的政治現實,才可以進而找出脫困之道。

鄭任汶專欄:朱立倫搭台 讓館長把正直與善良變不見了

即時

2025/07/23 06:45:00

鄭任汶專欄:朱立倫搭台 讓館長把正直與善良變不見了

國民黨上週日下午在中央黨部12樓舉行「青年沙龍」論壇,邀請館長陳之漢跟青年朋友對話,活動還被中國《央視》報導引用,但雙臂刺青遭到馬賽克,館長很有禮貌的回說「這我理解,這是人家的法律」。論壇結束後,網路上就流傳著幾張對比的照片,青鳥或罷團多是外表亮麗的年輕男女,這場青年沙龍底下坐的是理著寸頭、穿著一件上萬元名牌潮T的多位年輕男性。親自在場對談的朱立倫搭了舞台,讓率領少年兄的館長,再次演繹國共合作之下氣勢凌人的戰狼角色。在這場以思想傳播為宗旨的沙龍上,朱立倫與館長攜手教壞我們的下一代,還把國民黨曾經想要訴諸的正直與善良變不見了。

鄭任汶專欄:別對不起用生命在踢球的簡同學

即時

2025/07/18 06:45:00

鄭任汶專欄:別對不起用生命在踢球的簡同學

為什麼台灣的大學教育總是出現無法置信的憾事或弊端?女子足球隊抽血案、挪用補助款弊端、器材採購弊案、碩博士生論文抄襲、新生學習歷程檔案真假難辨、惡意招生而扣押高中職畢業證書、新南向產學專班與仲介合作假就學真打工等。涉及金錢弊端到處都有,大學本來就不是道德情操特別高尚的修道院,但許多案例告訴我們,躲在學術自由後面的權力不對等讓大學校園成為了獨裁治校的溫床。

鄭任汶專欄:在野黨不反共 全民防衛韌性就是緣木求魚

即時

2025/07/16 06:45:00

鄭任汶專欄:在野黨不反共 全民防衛韌性就是緣木求魚

漢光演習正緊鑼密鼓展開,今年特別與民安演習整合,改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意在擴大全民國防的根基;而猶記半個月前賴清德總統在「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中呼籲要讓軍人優先登機、商務艙有空位就讓軍人升等。面對長期以來民進黨與國防部之間複雜難解的關係,我們可以理解賴清德焦慮與用意,畢竟那不只是彼此信不信任的問題,而是全體國人所面對的歷史共業。

鄭任汶專欄:政二代最大問題是占著茅坑不拉屎

即時

2025/07/11 06:45:00

鄭任汶專欄:政二代最大問題是占著茅坑不拉屎

要夠幸運,才能成為政二代,要夠努力,才能被看得起。政二代到底是不是草包?那見仁見智。不過,自以為高人一等,是Top One Percent的菁英,言行自信爆棚,沒有扎實的歷練,短時間一步登天就以為天縱英明,錯把祖先庇蔭當作才華洋溢,自以為是神話,旁人看的卻是笑話。

鄭任汶專欄:沒有貓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即時

2025/07/06 06:50:00

鄭任汶專欄:沒有貓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馬英九前總統甫結束14天的中國行,這是他兩年來第4次帶著大九學堂青年團訪問中國,前天還發文表達總結心得報告。此行,在參訪敦煌莫高窟時,馬自稱脫稿演出,喊出兩岸要「和平民主統一」,現場周遭響起掌聲,讓馬英九看起來頗為洋洋得意。自嗨之餘,馬英九傳遞的訊息就是,希望兩岸在和平民主之下走向統一。但中國共產黨願意接受嗎?

鄭任汶專欄:大罷免是一場另類抗中社會運動

即時

2025/07/03 06:45:00

鄭任汶專欄:大罷免是一場另類抗中社會運動

民眾黨前天在北院前集會,一位年輕的支持者直言,「真的要上戰場,我會義無反顧地去投誠解放軍。」年輕熱血可能是盲目暴衝,但其來有自。這絕不是個案,中共的第五縱隊與投降主義者正以各種不同形式,隱性與顯性的並存於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激起這場大罷免運動正是這股暗黑力量,讓大罷免成為一場另類的抗中社會運動。

鄭任汶專欄:蕭美琴成為中國與傅崐萁的共同鬥爭目標

即時

2025/06/28 06:50:00

鄭任汶專欄:蕭美琴成為中國與傅崐萁的共同鬥爭目標

蕭美琴副總統在去年520上任前的3月訪問捷克,期間遭中國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就在幾個月後,8月中國國台辦官方網站公布台獨頑固份子10人清單,把蕭美琴名列其中。顯見不管這是單純的擦槍走火或蓄意滋事,這就是中國戰狼外交刻意挑釁的具體表現。此刻,外有中國戰狼,再加上第五縱隊在台灣內部策應,蕭美琴就是首要的共同鬥爭目標。

鄭任汶專欄:沒有決心與韌性 台灣就不會是以色列

即時

2025/06/26 06:50:00

鄭任汶專欄:沒有決心與韌性 台灣就不會是以色列

以色列與伊朗空襲大戰,在美國川普總統出手精準打擊伊朗境內重大軍事與核武設施之後,震撼亞太與全世界。這場軍事行動遠在中東,伊朗距離台灣6,500多公里,以色列距離台灣8,300多公里,台灣內部有人送上遙遠祝福,也有人驚嚇恐懼世界大戰可能來襲。而台灣與以色列都有著顛沛流離的國家命運、同樣面對鄰近強國覬覦,總是需要盟國支援,致使部分台灣人有著以色列情結,只是,如果沒有展現決心與韌性,沒有誓死捍衛國家的鋼鐵意志,那台灣就永遠不會是以色列。

鄭任汶專欄:不要小看曹興誠的憤怒

即時

2025/06/21 06:50:00

鄭任汶專欄:不要小看曹興誠的憤怒

大罷免終於要決一死戰,中選會公布7月26日為首波罷免投票日,共有24件確定成案進入三階投票。昨日《鏡報》搶先報導,綠營內部評估,大罷免氣勢持續衝高,三階投票可望罷掉15至17席國民黨立委,只要罷掉16席就是大成功,如果不如預期,至少罷掉傅崐萁、王鴻薇、徐巧芯等幾位具有指標性的「仇恨值高」藍委,就算小成功。不過,難就難在要達到「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此兩個高標實屬不易,即便三階罷免成功,未來在選民結構藍大於綠的選區,要推出非藍白的候選人補選並當選,又是另外一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