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主筆:鄭任汶 的文章

鄭任汶專欄:「普丁不獨裁」的下一句是「習近平不獨裁」

即時

2025/11/05 06:45:00

鄭任汶專欄:「普丁不獨裁」的下一句是「習近平不獨裁」

兩岸關係從來都沒有安靜過,而過去二個月多,一場看不見的歷史敘事戰爭以更高強度的張力激烈展開。9月30日中國開播描述1950年代中共在台隱蔽戰線歷史的《沉默的榮耀》電視劇,10月25日央視播放1683年施琅率領清軍攻打澎湖的《澎湖海戰》先導預告片,10月26日起新華社接連發布三篇「鍾台文」署名談兩岸歷史淵源的文章。看似沒有直接關連的三件影視媒體作品都在談同樣一件事,那就是「祖國必然統一勢不可擋」。

鄭任汶專欄:高雄大亂鬥 民進黨不知分寸就亂了分寸

即時

2025/11/01 06:30:00

鄭任汶專欄:高雄大亂鬥 民進黨不知分寸就亂了分寸

川習會面前夕,外交部長林佳龍發文力挺同派系的高雄市長參選人林岱樺,問題不在政務官可否政治表態,只要以「外交部長」的身份經營社群媒體帳號,那這個帳號就是公共財,不是私人帳號,那就是逾越分寸。此舉掀起執政黨內不同派系網內互打,府黨出手要政務官與黨發言人不要介入。有人為林佳龍緩頰,畢竟派系實質領袖不表態也不行,這樣可為以後保留彈性運作空間,也有人痛批,根本在瞎挺被起訴者。

鄭任汶專欄:盧秀燕甘於只是搖擺州的老大

即時

2025/10/30 06:45:00

鄭任汶專欄:盧秀燕甘於只是搖擺州的老大

8月22日台灣爆發本土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地點在台中海線梧棲區的養豬場。消息傳出後,盧秀燕派副市長黃國榮出席疫情處理記者會,自己到購物節高喊「拚經濟」。之後,盧秀燕才出席中央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記者會,親自應對外界疑問。然而,前天(28日)防疫記者會,外界以為盧秀燕會出席,但同時間她選擇出席市政會議,一樣由副市長上陣代打。

鄭任汶專欄:蔣萬安不要學那套「偷換概念」的爛招

即時

2025/10/25 06:45:00

鄭任汶專欄:蔣萬安不要學那套「偷換概念」的爛招

今天是10月25日「光復節」,就在前幾天(22日)一場名為「讀給臺灣的詩-臺灣光復80周年詩歌朗誦會」上,台北市長蔣萬安應邀用台語朗誦日治時期詩人賴和寫的《南國哀歌》,表達希望世人珍惜今日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之意,還特別提到李友邦、翁俊明、丘念台、林正亨等抗戰前輩,勇敢跟外來政權對抗,才換來臺灣今日繁榮安定、言論自由與法治保障。朗誦會的地點,現在叫中山堂,就是當年舉行「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的臺北公會堂。

鄭任汶專欄:鄭麗文是強化版的韓國瑜 賴清德不能應對乏力

即時

2025/10/23 06:45:00

鄭任汶專欄:鄭麗文是強化版的韓國瑜 賴清德不能應對乏力

這是一個真實與虛構交錯的時代。從選前,黨內建制派與新興力量互批,到選後,準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拜會黨團展現和諧氣氛,非典型的鄭麗文有建制派沒有的煽動力,還有比建制派更靠近北京的戰略優勢。在當選感言中,鄭似乎閃避掉會被冠上「紅統」、「親中」的用語,通篇未再提「統一」二字,但她語氣激昂喊著,「不讓台灣成為麻煩製造者,不讓台灣淪為地緣政治的犧牲品,為區域和平最一個和平的締造者」。鄭大打和平牌後,習近平在隔日發出賀電回應,「期望兩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推進國家統一。」

鄭任汶專欄:滿黨盡是阿斗 中共出手拿下這場「國共內戰」

即時

2025/10/19 06:40:00

鄭任汶專欄:滿黨盡是阿斗 中共出手拿下這場「國共內戰」

壟罩著中國共產黨扮演背後靈的陰影,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得票數過半,票數還勝過郝龍斌、羅智強、張亞中、卓伯源、蔡志弘等5位候選人的總和。毛澤東有個著名的鬥爭戰略:「我們要消滅敵人,必須有兩種戰爭,一種是公開的戰爭,一種是隱蔽的戰爭。」這次中共隔空操盤出手拿下這場「國共內戰」,在確定當選取得令旗後,鄭麗文迫不及待的下達軍令:「我任內一定完成2028年政黨輪替」。從此中共不必再扭捏作態,就等著坐收統戰勝利的戰果。

鄭任汶專欄:黃國昌把潑糞當扒糞 最是臭不可聞

即時

2025/10/15 06:45:00

鄭任汶專欄:黃國昌把潑糞當扒糞 最是臭不可聞

《鏡報》、《鏡週刊》追蹤整理,比對歸納自2022年以來《菱傳媒》、《民報》的部分報導,以及黃國昌與藍白政治人物的爆料內容,再加上最新爆出吸收駭客,取得個資的駭人聽聞手段。黃國昌以共產黨與昔日威權統治時期的國民黨為師,用「黨指揮筆」,把媒體視為禁臠,也用黨形塑民意,把潑糞當成扒糞。最臭不可聞的不只是內幕,而是立場隨時可以改變、是非混淆不清,以及被質疑之後,黃國昌那種「我才懶得理他」、「沒有回應必要」的桀驁態度。

鄭任汶專欄:郝龍斌與張亞中戳破國王的新衣?

即時

2025/10/11 06:40:00

鄭任汶專欄:郝龍斌與張亞中戳破國王的新衣?

雙十國慶的前一晚,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彷如突然吃了誠實豆沙包,直接質疑,境外勢力企圖影響國民黨主席選舉,並反問,「我想問問親愛的同志,尤其參選的候選人同志們,你們確定這是一場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我差點以為自己參加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爭。」不過,郝龍斌並未明說是那一個境外勢力?他使用「創造性模糊」的自我批判,有一點突破性但又不說明實質意涵。昨天國慶日,另一候選人張亞中更清楚直指,團隊收集到至少已經有十多個數字人頻道,已超過上百支影片,均出現由大陸 AI 數字(虛擬主播)所生成的內容,以統一模板、相似語氣、極端情緒與單一立場,集中發表涉及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之評論。並明顯傾向於特定單一候選人,「中國大陸的AI技術與宣傳,疑似已直接介入台灣政黨內部選舉之輿論場域。」

鄭任汶專欄:藍白勢必聯手要在本命區羞辱賴清德

即時

2025/10/08 06:30:00

鄭任汶專欄:藍白勢必聯手要在本命區羞辱賴清德

據報導,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在10月1日中常會中以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長為例表示,「有意角逐縣市首長的人,在雨季來臨時要特別注意側溝清掃及下水道疏濬,強制撤離應該是縣市首長要做的事情,這兩項是為民服務的基本功,參選者應該都要先做好。」7、8月的大罷免慢慢被遺忘在歷史灰燼中,民進黨以小幅內閣改組回應應付危機,惟執政困境依然存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潰流,全國注目焦點在救災與復原,賴清德心中很清楚,接下來最嚴格的執政考驗將是明年的縣市長首長選舉。

鄭任汶專欄:國民黨跨不過那堵叫做傅崐萁的高牆

即時

2025/10/02 06:45:00

鄭任汶專欄:國民黨跨不過那堵叫做傅崐萁的高牆

花蓮是全台灣讓人最不捨的地方。狹長的花蓮縣,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閩南人等大約各占1/4,族群最為豐富多元。阿美族是境內最大的原住民族,文化面貌最久遠、最細緻,但總是被忽略、被忘記。每逢颱風豪雨經常就是交通斷線,成為孤島,這次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最新統計18人罹難、6人失聯。事後,對撤離、救災、物資運送、醫療支援、復建等處置,中央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與地方執政的國民黨縣長之間說法不一。即便9月25日賴清德總統到花蓮救災中心,人就在附近的徐榛蔚縣長也碰不上面,彼此只用電話溝通。

鄭任汶專欄:無法處理不確定危機的縣市長就是德不配位

即時

2025/09/28 06:45:00

鄭任汶專欄:無法處理不確定危機的縣市長就是德不配位

今年7月6日丹娜絲颱風從台灣西部登陸,高雄市長陳其邁當日上午8點主持災害應變會議,陳在會後說,預估山區雨量將超過5、600毫米的雨量,並下令針對土石流潛勢區域,包括:六龜、桃源、那瑪夏等區預防性撤離1777人,山區活動在中午前完成撤離。當天,9點台南市開設一級災害應變中心,黃偉哲準時到,隨後前往灣裡視察抽水站工程,市府預防性撤離共9位,包括:六甲區大丘里7位、楠西區密枝里1位、龍崎區龍船里1位。

鄭任汶專欄:比起水門案與腳尾飯 黃國昌更加惡質卑劣

即時

2025/09/27 06:45:00

鄭任汶專欄:比起水門案與腳尾飯 黃國昌更加惡質卑劣

在民主政治體制的運作之下,政治與媒體之間有一條似明未明的界線,彼此互相抗衡、互相拉鋸,有時彼此互探、共生共榮。媒體通常有自己的立場,只要討論議題評論時事,就會有主張、有判斷,客觀中立通常只會表現在正反兩面的報導上,沒有出自某種價值判斷的評論,多數都是空話。這是媒體實務運作的現實,但許多沒有邊際感的政客通常不會這樣想,他們總想著要把自己立場加在媒體身上,更甚者就想要利用傳播媒體,散播對手的不利消息來打擊對手,最終目的就是讓自己得到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