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少年膝蓋痛以為缺鈣!檢查後「截肢保命」 醫曝4症狀快就醫

18歲少年膝蓋痛以為缺鈣!檢查後「截肢保命」 醫曝4症狀快就醫

mirror-daily-logo

2025/10/22 06:50:00

編輯:

陳琮文

一名18歲少年長期膝蓋痛,只要一走路就不舒服,原以為只是成長痛或是缺鈣,豈料一個月後病情急速惡化,送醫後被診斷出骨癌,最終還得「截肢」保命。對此,醫師呼籲青少年若出現4大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河南一名就讀高三、18歲的少年,今年7月開始發現左邊膝蓋一走路就會痛,當時家人以為只是正常的成長痛或是身體缺鈣,因此每天熬湯給他補充營養,膝蓋疼痛的狀況在一個月後稍微好轉,不過隨後病情又惡化,緊急到醫院檢查後,竟發現罹患骨肉瘤,且病變範圍有12公分。
然而,少年在接受治療期間不慎跌倒骨折,導致腫瘤因此擴散,醫師為了防止癌細胞轉移,只好替他進行「截肢手術」,目前病情已經稍趨穩定。
專家指出,骨癌(特別是骨肉瘤)好發於10歲至25歲的青少年,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成長痛、運動拉傷,不過骨癌疼痛感會隨著時間慢慢增加,從一開始偶爾痛,轉為持續疼痛,尤其夜間疼痛感會更加明顯,甚至讓人「痛到無法入睡」。
此外,骨癌患者還伴隨著腫脹、壓痛、皮膚溫度升高,甚至還能摸到硬塊,更可能導致骨質脆弱,只要輕輕外力就會導致骨折。
醫師提醒,青少年若出現「單側固定騰痛」、「夜間痛醒」、「局部腫脹」或是「不明原因導致發燒」,且使用一般止痛藥或熱敷也無法緩解,一定要盡快到骨科或腫瘤科做詳細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訊,骨癌可分成「原發性骨癌」與「轉移性骨癌」,前者為骨頭組織發生異變造成;後者則為其他器官的癌症轉移,不過若發現惡性腫瘤已經轉移到骨頭上,大多都為「癌症末期」。
然而,近年醫學上在治療骨癌上有巨大進步,高劑量的化學治療能改善骨癌治療結果,以及在核磁共振造影術 (MRI),也可以清楚顯現骨癌在骨頭上侵犯的範圍,有助於在手術時將骨癌徹底切除,讓肢體保留手術(Limb Salvage)的成功率大增,也使需要進行截肢手術的病人,僅佔骨癌病人的一小部分。
院方表示,至少9成以上的病人可以免於截肢,做完肢體保留手術的局部復發率也低於8%,至於5年的存活率需視骨癌的種類,以及發生的部位而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