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232條款未確 環球晶:終端市場能見度偏低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

關稅、232條款未確 環球晶:終端市場能見度偏低

mirror-daily-logo

2025/11/04 17:32:00

記者:

謝承學

攝影:

董孟航

環球晶圓今日 (11/4) 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之第三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收144.9億元,季減9.46%,年減8.67%;營業毛利率18.4%,營業淨利率8.5%;稅後淨利19.7億元,稅後淨利率13.6%;稅後每股盈餘4.12元。2025年前三季合併財報結果:累計合併營收461億元,年減0.4%;營業毛利率23.6%,營業淨利率13.6%;稅後淨利51.1億元,稅後淨利率11.1%;稅後每股盈餘10.68元。
環球晶圓第三季營收因部分客戶為降低不確定性風險,提前於第二季出貨,而使基期偏高,短期呈現季減。且今年以來匯率波動劇烈,上半年新台幣兌美元顯著升值,至八月起轉為緩貶。由於環球晶圓營收以美元為主,匯率變動影響新台幣計價之營收換算,致使年增率表現相對平緩。若以美元原幣計算,環球晶圓第三季合併營收為4.9億美元,季減5.95%;前三季累計營收達1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5%。整體而言,台幣計價營收的下滑與美元計價營收的成長差異,顯示匯率升值對帳面營收造成明顯壓抑效應,公司以美元為主的實質營運仍維持穩健。
在全球政經環境仍多變、美國關稅政策與232調查尚未明朗的情況下,終端市場能見度偏低,整體需求仍未明確回升。隨著AI應用快速擴展,帶動高階邏輯與記憶體產品需求,惟成長動能主要集中於AI相關領域,成熟製程產品的復甦步調相對緩慢。
在矽晶圓市場方面,雖然AI需求推升整體半導體營收顯著成長,但晶圓出貨量回升速度較溫和,主因成熟製程產品需求仍處於低檔,且部分終端庫存去化仍持續中。整體而言,市場已顯示回歸穩健成長軌道。另一方面,關稅亦顯著帶動各地客戶對在地供應的需求提升,反映客戶對供應鏈穩定與交期可靠度的重視,伴隨著主要客戶加速送樣與產品驗證,美國市場可望成為環球晶圓中長期營運的重要成長動能之一。隨著市場庫存調整接近尾聲、AI應用持續滲透至更多產業領域,晶圓需求有望穩健回升,環球晶圓將持續透過技術升級與營運效率提升,強化全球佈局與在地供應,掌握AI、高效能運算與在地化帶來的長期機會,以把握產業復甦契機並穩健推進長期成長。
面對全球在地化趨勢的加速發展,環球晶圓於美國與歐洲的擴產計畫均穩健推進。美國密蘇里州廠已於今年啟動試產,持續進行 SOI 晶圓送樣,預計2026年進入量產;德州新廠(GWA)積極配合客戶進行產品驗證,並因應美國在地化趨勢加速推進產能布局,未來將依市場與客戶需求逐步放量;歐洲方面,義大利諾瓦拉(Novara)FAB300 廠已於10月正式開幕,為歐洲少數具備一貫製程能力的12吋半導體晶圓廠,現已進入送樣與小量出貨階段。此一布局不僅強化歐洲半導體供應鏈韌性,也讓環球晶圓更貼近客戶、支持其長期發展策略。上述新廠在量產階段將全面採用再生能源運轉,符合 RE100 標準,除了展現環球晶圓對永續營運與減碳的承諾之外,更協助客戶提升綠色供應鏈比例,助供達成 RE100 與淨零排放等 ESG 目標。同時,環球晶圓於亞洲各主要據點已完成多項產能擴充計畫,持續優化製程效率與供應彈性,與歐美新廠形成互補的產能網絡,進一步提升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與在地化服務能力,靈活調整產能配置以因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經貿環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