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研究顯示,過度使用手機和社群媒體就像身體吃太多糖。一開始刺激,但久了就會失衡,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干擾生理節律;滑社群的比較心態,則容易產生自我懷疑與情緒耗損。
2025年《Cureus》期刊綜論回顧了全球14項研究發現,暫時離線可明顯降低憂鬱與焦慮症狀,改善睡眠品質,尤其對長期沉迷社群媒體、資訊焦慮或自我比較嚴重的人效果最明顯。
劉博仁醫師建議4招「數位排毒法」
第1週「覺察」:觀察每天使用手機時間,關閉不必要通知,睡前兩小時不碰手機。
第2週「替代」:把滑手機時間換成散步、泡茶、閱讀或聽音樂,每日安排1到2段15到30分鐘的無網路時間。
第3週「短期斷線」:嘗試週末不看社群媒體,睡覺把手機放客廳,只用鬧鐘,並記錄睡眠與心情變化。
第4週「維持」:建立晚間宵禁時間,每週安排一天離線日,與家人朋友面對面互動。
醫師提到,「有時候,不是你需要更多時間,而是少一點干擾。」透過規律的數位排毒,不僅可改善睡眠與專注力,還能讓大腦真正休息,情緒更穩定,心靈重新呼吸。對現代人來說,暫時離線也是一種必要的健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