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陸媒報導,中國江蘇一名35歲的男子在下班回家後,都會復盤白天發生的事情,別人的一個眼神、不經意地回覆,都會讓他陷入無限「聯想」,因此陷入焦慮,更會出現頭暈出汗的症狀。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身心疾病科住院醫師王鑫指出,如果男子傳訊息給別人,但是沒有及時得到回覆,他就會很焦慮。
王鑫醫師接著說,如果男子的社交帳號貼文很少有人回應、點讚的話,他就會開始胡亂想,「覺得是不是對他有意見」。王鑫指出,從小男子的父母管教非常嚴格,在感情上的支持就比較少,「這導致他很多事情都想要獲得肯定」。不過,在經過治療後,男子的狀況已經逐漸好轉。
王鑫表示,高敏感人群對情緒的感知很敏銳,對他人評價高度敏感,容易出現情緒內耗,應該正確看待問題、接受自己的敏感,減少自我否定,更加專注於自己從事的事業。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留言寫下,「社交焦慮真的很容易轉成憂鬱」、「可以保持敏感但別朝向自己」、「也能理解年輕人情緒比較多」、「不發布就是的了,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別自找苦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