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兒首度鴻海科技日演講:實體AI將遍佈地球內到地球外 無所不在

黃仁勳兒首度鴻海科技日演講:實體AI將遍佈地球內到地球外 無所不在

mirror-daily-logo

2025/11/21 16:41:00

記者:

吳筱雯

攝影:

董孟航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兒子黃勝斌,鮮少代表父親出席公開活動,但他今日在鴻海科技日獨挑大樑,一登場便以10分鐘的演講聚焦「人形機器人」與「實體AI」趨勢。他指出,實體AI將成為下一個兆美元級市場,未來機器人將走出工廠、走進醫院與家庭,甚至延伸到地球內外,但現在的實體AI的訓練還有許多關卡需要克服,黃勝斌更在演說的最後,盛讚鴻海的能力。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去年以神秘嘉賓的身份,為鴻海科技日站台,今年他不克出席,就由兒子黃勝斌代表,而鮮少代表父親、獨自參加合作夥伴重大活動的黃勝斌,首度登場鴻海科技日就獨挑大樑,針對人形機器人演講了10分鐘。
他表示,實體AI是下一個兆美元級市場,比起現在機器都在工廠的生產線裡,未來的機器,則不只會出現在工廠裡,更會出現在醫院、家中、地球內外,無所不在。
不過,在機器人能夠無所不在前,機器人得先擁有能夠理解實體世界的智慧,黃勝斌表示,所以每個機器人訓練所都要有三台電腦:一台訓練AI模型用的電腦、一個模擬實體世界用的電腦,以及一個具有足夠算力的機器人身體。
不過,機器人AI模型的訓練與一般大語言AI模型相差甚多,黃勝斌說,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文字、繪畫、照片,千百年來人類累積的書籍、報章雜誌、圖片,讓大語言模型擁有足夠大量的數據做訓練,可是人類如何行移動、人類跟跟物體如何互動,卻欠缺足夠的高品質數據讓人形機器人做訓練。
他進一步指出,現在的機器人都是為了特定用途而存在,沒有一個可以像人類一樣、在每個不同的環境都能運作的通用型人型機器人,以工廠生產線來說,許多不同工序都需要特別設計、不同種類的機器人,才能滿足快速生產、安全、大量部署的目的。
黃勝斌以人類為例子,念12年的書才能擁有基本的知識與自我學習的能力,如果要專精在某些領域,甚至要花上20年,如果人形機器人每接到一項任務需要訓練的時間都跟人類讀書一樣久,那就太失敗了,而且,人形機器人也必須在眾多場景都能自主思考、反應,不可能每次接獲一項只需要兩分鐘就完成的任務,卻接受兩小時的訓練才能上場。
所以他強調,實體AI必須有基本的智慧,而且在目前訓練機器人的數據量不足下,透過模擬物理世界來訓練機器人,讓機器人擁有single task的能力,意即可以像廚師一樣,不論到什麼樣的廚房都可以做菜,以模擬環境來訓練機器人非常重要。
他說,大家都可以用網路上找得到的資料,訓練機器人幫你做家事、購物,他話鋒一轉說,鴻海厲害的地方,就是在於鴻海工廠裡的生產工序,網路上都找不到訓練資料,但是他們能夠從無到有的自己創造出,真的很厲害,也啟發輝達要好好自己模擬、生成訓練實體AI所需的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