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偉在科技日舞台活動結束後,與媒體進行聯訪,科技日開講前公布的OpenAI合作案,毫無意外成為今日記者會的焦點。劉揚偉表示,OpenAI選擇與鴻海合作,是因為現有的AI資料中心基礎建設很多瑕疵,讓OpenAI訓練模型時受到不少干擾。
他舉例,訓練一個新的大語言模型時,很多時間不是花在調整參數這類正常的程序,而是IT系統當機、或是電源、或是散熱發生問題,不得不多花時間排除,OpenAI希望下一世代的AI基礎建設更為穩定,並希望由鴻海為其打造下一世代伺服器與散熱、電力等設施,這是為什麼鴻海接連與東元、三菱達成合作協議,「我們看到的不是現在的需求,而是下個世代的需求」。
至於為什麼雙方合作協議卻不包含採購承諾或是財務義務?他則解釋,OpenAI先前許多合作案,都被大家質疑是AI永動機、循環融資、錢從哪裡來?所以現在鴻海與OpenAI的合作沒有談到訂單,但是現在沒有談到,「不代表訂單的承諾不會發生,實際上它就會發生。」
劉揚偉也透露,9月底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來台與他會面,雙方約定1個月內簽訂MOU,「速度就是這麼快」,鴻海與OpenAI產品合作開發會在聖荷西,至於雙方合作新產品的量產地點,則「很有可能是在俄亥俄州」,產量則會大致朝Sam Altman的願望前進,也就是最終目標朝向每週產出1GW的算力。
然而,鴻海原本擁有的俄亥俄州Lordstown廠已經售予日本軟銀,對此劉揚偉證實,日前軟銀與OpenAI達成協議,軟銀將在俄亥俄州廠為OpenAI生產伺服器,協議中的俄亥俄州廠,就是原本鴻海的廠,即使擁有者換成OpenAI,實際的營運者還是鴻海。
不過,運行AI的耗電程度很可觀,面對台灣的能源選項受限,劉揚偉表示,以前政府很難理解算力等於國力是什麼意思,現在政府已經看見AI運算需要龐大的電力支持,政府終於可以理解電力=算力=國力是什麼意思,進而提前規劃,政府的核能政策看起來也有點轉圜空間了。
至於今日正式登場的Model A,劉揚偉指出,這台車由日本工程師開發、符合日本車市的喜好,未來Model A會在日本上市,鴻海集團也會在日本成立公司、服務日本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