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科技日首秀人形機器人生產力 明年德州廠導入、支援多項AI伺服器關鍵工序
正在檢查製具有無損傷的鴻海人形機器人。

鴻海科技日首秀人形機器人生產力 明年德州廠導入、支援多項AI伺服器關鍵工序

mirror-daily-logo

2025/11/21 18:00:00

記者:

吳筱雯

鴻海在今年科技日,首度公開展示即將在明年初於美國德州廠上線的人形機器人,負責AI伺服器組裝中的多項關鍵工序,開發、應用人形機器人的鴻海集團旗下FII表示,這些機器人可因應不同客戶的客製化需求,並在多種工序間自主調度,成為提升柔性製造、產能利用率與良率的核心助力。FII董事長鄭宏孟更開心地透露,「明年三月的GTC,我們還會帶來更多人形機器人的新進展。」
鴻海生產線用人形機器人在鴻海科技日首度亮相,有輪式機器人、也有雙足機器人,都是基於輝達人形機器人通用模型GR00T、內建輝達Jetson系列GPU,透過輝達的Omniverse,以及可以讓模型模仿真人手臂與手腕行動的Teleport所訓練而成。
這些人形機器人由集團內的FII負責開發,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於美國德州廠上線作業。就今日FII在科技日現場展演的功能來說,明年首季在德州廠上線後,將會負責安裝輝達平台AI伺服器主機板內的Busbar(匯流排),FII表示,Busbar內充滿銅線,以人類作業員安裝會有良率不穩定的問題、也得面臨人類作業員招工不易的挑戰,用人形機器人則可以將良率穩定在高水準。
鴻海人形機器人2_2025-11-21.JPG
鴻海人形機器人正在把水冷板用螺絲起子鎖在主機板上。
另外,在德州廠的人形機器人也會負責把水冷散熱板放置在輝達的GPU與CPU上、用螺絲鎖住固定,而在德州廠伺服器主機板的測試線上,人形機器人還能負責將使用完畢的測試製具,逐一拾起,並檢視背面的接口有沒有在頻繁插拔下有所損傷而必須更換,並將完好的製具放進製具盒中。
至於人形機器人目前最常見的應用,也就是在倉庫中搬運、放置一箱箱的料件,並將其運送至所需地點,也是FII的人形機器人在德州廠的任務之一。
FII表示,今日人形機器人所展演的工序,用傳統機器手臂不是不能做,只是,客戶的AI伺服器外觀或許看起來差不多,但其實都有不同程度的客製化,如果用傳統機器手臂,每一次生產不同客戶的產品,都要停線、重新編程、更換製具,以時間就是金錢來說,成本太高。
FII也透露,完成訓練的人形機器人可以依據來料狀況與訂單急迫性,隨意在多種不同工序間自主移動,達成彈性生產、柔性製造的目的,比起只能在固定位置、固定產線生產的機器手臂來說,導入人形機器人有助於提高產量與產能利用率。
鴻海人形機器人3_2025-11-21.jpg
可以在不同層貨架上拿取、放置箱子的鴻海人形機器人。
FII董事長鄭宏孟開心地表示,鴻海集團的人型機器人在明年三月的GTC,還有更多新功能、新進展,可以對外界展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