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國媒體報導,自11月起,中國各地感染流感人數暴增,週一(24日)北京兒童醫院二樓內科門診擠滿大量等候就診的家長與兒童,當天掛號人數甚至高達1200多人。
有醫師指出,這波流感疫情大多以兒童確診居多,紛紛出現發高燒持續1~2天、肌肉痠痛、食不下嚥、全身無力等症狀。
這波疫情導致抗病毒藥物需求激增,連帶影響價格上漲,奧司他韋(Oseltamivir)近一週銷量飆漲237%,速福達(Xofluza)漲幅也超過180%。另有數據顯示,相關流感特效藥在藥局也都有上漲趨勢。
此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加護病房(PICU)近日也收治到一名6歲女童重症病患,她僅發燒一天後突然全身抽搐,緊急送醫檢查後發現腦部已受損,所幸經搶救後才免於發展成急性壞死性腦病變。
醫師霍玉峰表示,流感重症雖然比例較低,不過一旦發病,病情將迅速惡化,甚至可能在感染後1~3天就出現腦部對稱性壞死,嚴重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他也強調,若出現高燒難退、抽搐、嗜睡、煩躁、呼吸急促等症狀,一定要馬上就醫。未感染者也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才能有效預防流感疫情。
醫師劉加勇指出,應以「快速區分」、「正確應對」來迎戰這波兇猛疫情:
如何判斷是普通感冒或流感?
- 普通感冒:以流鼻涕、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為主,大多在3~5天後好轉,較少持續發燒,也不會出現胸悶、心悸。
- 流感:最大區別是「全身症狀」:發冷、高燒、全身無力、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
- 部分族群症狀不典型:年長者出現持續低燒,兒童則可能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得了流感該怎麼治療?
- 發病後 48 小時內為黃金治療期: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能減緩症狀、縮短病程。
- 高風險族群:65 歲以上、孕婦、兒童、慢性病患者更要及早治療,避免肺炎等重症。
- 不要自行停藥:因症狀緩解就停藥,可能導致病情反撲。
- 以下情況需立即就醫:發燒超過3天、持續胸悶或心悸、呼吸困難、意識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