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人卡網路死角!靠6G低軌衛星解 齊柏林衛星領台灣隊殺入賽道
齊柏林低軌衛星進入主軌道後,將展開遙測任務。台灣自製零組件正式接受實戰考驗,只要通過驗證就能敲開全球低軌衛星供應鏈大門。圖/翻攝自TASA

30億人卡網路死角!靠6G低軌衛星解 齊柏林衛星領台灣隊殺入賽道

mirror-daily-logo

2025/11/29 05:02:00

記者:

陳宏銘

齊柏林低軌衛星(福衛八號)不只是一顆衛星,更是台灣衝向低軌衛星供應鏈時代的門票。這次齊柏林衛星國產化高達84%,任務就是把台廠自製零組件送上太空,在真實輻射環境中完成「通過就能全球接單」的實戰驗證。當全球仍有30億人無網路可用,低軌衛星已成下一個通訊主戰場,而台灣正從福衛八號起步,之後2027年B5G通訊衛星群更將接棒衝刺。
台灣時間5點04分,齊柏林低軌衛星開始推進561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TASA(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做為台灣第一個自製遙測星系打頭陣的衛星,齊柏林衛星將順利進入太空執行任務,等到星系布署完成後,更具備全球覆蓋能力、對地觀測網路,可建立起高解析度、每日多次取像,用於救災防災、國土規劃等,守護台灣。
事實上,福衛八號是目前國產化成果最亮眼的一次,自製率高達84%。未來自主研發的低軌衛星,更會把國產占比推向95%以上。福衛八號主要任務除了國土環境監測外,另外更要把這些台灣自己做的衛星零組件一起送上太空,像是整機製造、發射設備、通訊模組、航電系統、結構件、電源與熱控系統等等等,全部都要在高輻射、高能粒子的太空環境中實際受測。
只要能經得起太空「實戰」驗證,通過測試的國產元件就能拿到業界俗稱的「太空飛行履歷」,正式具備打進全球低軌衛星供應鏈的資格。
20251129福衛八號衛星發射
齊柏林衛星脫離火箭後加速進入561公里軌道,在黑色宇宙背景中點亮自己的定位。圖/翻攝自TASA
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數據也指出,全球仍有超過30億人口住在無法鋪設光纖、或基礎建設落後的區域,寬頻網路涵蓋率明顯不足。衛星網路因為不需要地面基地台、也能覆蓋山區、海洋、偏鄉與空中載具,成了這些地區最可行的通訊方案。
而低軌衛星因為離地球近、延遲低、頻寬高,更適合用在即時通訊。它不只是補足網路缺口,更是無人機、無人艇、國防通信與戰場自主系統的核心基礎。換句話說,福衛八號的任務不只是「拍照」或「驗證技術」,更是替台灣打造一條龍整套低軌衛星產業鏈的關鍵一步。
賴清德總統在國家太空中心直播節目中表示,福衛八號星系將構成緊密的對地觀測網絡,守護國家安全並提升人民福祉,讓齊柏林導演的精神延伸到太空,繼續守望臺灣、觀照世界。並在太空科技與產業努力,讓臺灣邁向太空新時代。未來,政府會持續跟產學研界攜手合作,大力發展太空產業,讓台灣成為國際太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20251129福衛八號衛星發射
福衛八號成功入軌後,接下來就要看它通過台灣時與地面設備的通聯狀況了。圖/TASA
福衛八號星系任務共包含6顆原始解析度1米的光學遙測衛星、2顆原始解析度小於1米的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採依序研製,自今(2025)年起逐年發射,預計2031年全星系佈建完成,屆時將可提供每日多次再訪與全球覆蓋的衛星影像。
如果說福衛八號是國產自主衛星零件、模組、系統的驗證舞台,那麼2027年開展的B5G低軌通訊衛星計劃,將是真正打通通訊定位生態系的低軌衛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