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在截稿前(23)日對美元已升值到30.023元,即將觸及2字頭。也讓以美元為主的外資,繼續策馬入林台股,五月以來,外資買最多的其中之一就是權值股王台積電(2330),孫嘉明說:「其實外資撒錢大買的就是跟AI相關的大型半導體股、電子股,像是廣達(2382)、鴻海(2317)、緯創(3231),以及做水冷散熱的奇鋐(3017),不過,這些股票都已經反彈差不多。」所以資金行情接下來預計會往基期低的AI中小型股擴散。
隨著第二季財報電子代工產業匯損情況出來,孫嘉明則認為,「外資會轉往有土地的資產股停泊,主要目的就是要保值。投資人可以跟著外資腳步走。對了,現在不管在哪一個時間點,大型壽險股、工具機股,這種一定會造成重大匯損的個股都不要碰。」
除了權值股外,華冠投顧分析師高閔漳判斷「市值大股也是外資偏愛的對象,股王信驊(5274)、股后世芯(3661),在比價效應下,應該還有肉。」他在YT更透露:「美國有點慘,是因為川普把美債的泡泡戳破了,美國一直有債務問題,也不斷擴大債務上限,過去都沒事,大家一直買單美債,就是看準美國經濟強、美元強,不擔心美元掉下來,會損傷到美債價值。但川普太棒了,只看眼前出超大於入超的赤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祭出關稅外,竟然還改變了美元強這件事,讓美元變弱。」
美元持續疲弱,讓高閔漳觀察到:「過去美國股市跌、德國股市也會跌,但這波美元貶、美國資產縮水下,外資就跑去德國,德國股市最近創新高,跟美國股市脫了勾。而亞洲股市也出現這樣的趨勢,之後,熱錢持續灌進台灣股市後,不再密切連動的情況會更明顯。」
什麼時候是這波熱錢湧台股的結束期?孫嘉明認為:「七月很關鍵,要嘛出場空手、要嘛調節股票比例,因為九十天關稅協商到期;急單效應過了結算匯損;加上沒單沒美元收入下,就不用拋遠期匯率避險,這時遠期匯率和即時匯率將出現價差收斂,外資就會套利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