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保母姊妹涉嫌虐死1歲男童剴剴,台北地檢署偵結起訴後,台北地方法院今(22)首度開庭,全案採用國民法官制審理,首日檢辯雙方就是否在法庭上稱呼受害兒童為「剴剴」發生齟齬,最後法官裁定,在庭上一律稱呼剴剴為「A童」。庭訊時,被指控虐死剴剴的劉彩萱一度淚灑法庭,沙啞表示:「我承認有體罰、綑綁A童,但沒有凌虐的意思。」

台北地檢署於去年4月18日依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等罪起訴惡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台北地院於今起密集開庭審理,預計5月13日下午14時30分宣判。
首日開庭,檢辯雙方先是就剴剴的稱呼大打口水戰,律師認為應該稱剴剴為「A童」,避免違反兒少保護規範;檢方則解釋,之所以堅持稱呼為「剴剴」,是因為他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孩子,而非一個代號,這並非刻意渲染情緒,最後法官裁定一律稱呼為「A童」。
庭訊時,檢方控訴劉彩萱曾綑綁、毆打剴剴,還曾推他去撞牆,肢體虐待已成家常便飯;平常還餵食廚餘、嚴冬逼洗冷水澡,最後導致剴因缺血死亡;妹妹劉若琳則被指控曾用指甲刮傷剴剴的頸部,且有傷痕照片佐證。
面對檢方的指控,劉彩萱的辯護律師表示,在輿論高度關注下,眾人皆曰可殺,應該去探討背後的原因,避免悲劇再度發生,他認為,剴剴年僅1歲多就換了4個保母,且只花半天就交接給了劉彩萱,應針對箇中原因和剴剴自身的異常自傷行為做深入探討。
律師還則引用《哈姆雷特》的經典名言「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為劉若琳做辯護,他表示,劉若琳並不是主要照顧者,也沒有被分配到主要照顧任務,甚至發現剴剴被虐待還曾主動應對,希望法官就這幾點做參酌,他強調,沉默的一方未必是邪惡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