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廠泰山公司由詹玉柱兄弟1950年創立,從雜糧批發做到罐頭外銷。1960年二代詹仁道接棒,推出廣受歡迎的沙拉油、泰山八寶粥奠定版圖;1999年詹仁道長子詹岳霖接班後,於2007年買入全家便利商店股票,後因進軍中國失利與美式管理引發家族反彈,2016年間遭堂兄弟詹景超等人發動內鬥逼宮下台。
2018年間詹景超為抵禦保力達收購公司,引進龍邦國際結盟,因而埋下變天導火線;2022年眼見龍邦持股突破3成,兵臨城下,詹家為反制龍邦,火速處分19%全家持股獲80億現金。
事後,證交所以泰山處分全家持股,違反內控制度及重大訊息申報,且仲介費合約未逐層簽核等重罰泰山250萬元,檢調則懷疑此部份涉非常規交易及特別背信罪嫌,今年5月針對詹景超等涉案人發動第一波搜索約談,訊後詹景超獲以800萬元交保,且限制住居及出境出海,另需實施手機電子監控。
交易過程倉促 一張股票都沒拿到
詹景超卸任前另一波可疑交易,則是主導以36億元買下街口支付4成股權。
台北地院今年5月出爐的一審判決揭露,2023年4月12日泰山公司寄發4月20日下午將召開第10次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的開會通知,但討論事項僅列「擬定本公司111年盈餘分配」一案;4月14日補寄郵件更正議程與會議時間,也僅另增列「股權投資案」,沒有任何議事資料與說明,該次審計委員會亦未就投資街口股權作成任何決議,原訂當日舉行的第12次董事會則未召開。
不料5月5日時,非審計委員會成員的詹景超突然通知,當天要續行第10次審計委員會及第12次董事會,強行主導通過以36億元投資街口股權40.39%的決議,並於隔天與街口公司、Dorian公司簽署協議書,價款則在5月8日全額匯入街口在台新銀行的帳戶,共計35億9580萬元。
同年5月31日泰山公司經營權變天,大股東龍邦拿下多數董事席次,終結詹家73年的家族事業,詹景超黯然退場。影響所及的是,泰山當初買街口支付4成股權的價金36億元已匯出,但街口股票一張都沒收到。
資本額僅27億 處理36億交易不夠謹慎
北院認為,泰山為公開發行公司,股權購買屬公司重大投資,依法應經審計委員會全體成員1/2以上同意,並提交董事會決議;而街口公司也應知悉《證交法》相關規定,街口公司資本額高達27億2500萬元、規模相當龐大,處理36億元鉅額交易案時理應謹慎面對,例如要求提供資產處理程序、出示公司董事會或股東會議紀錄等,不應僅憑公司代表人出面簽約,即對此絲毫未加查證。
法院查出,詹景超與街口簽約時,協議書中並未附有已通過泰山公司內部決議的相關資料,街口公司也未要求泰山公司出示這些資料,且協議書5月6日簽署完成後,泰山卻遲至5月8日才將董事會決議收購街口股份一事,揭露在公開資訊觀測站,違反證交所對上市公司重大訊息公開處理程序所訂的申報期限。
法院就此認定,街口在簽約時,並未確認收購股份案是否已獲泰山董事會決議通過,不僅泰山公司董事會通過該交易案程序違法,街口公司在重大交易案中未善盡查證義務,也無法主張是善意相對人,因此判決交易案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