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台灣壹傳媒1.05億債務打哪來? 小美編自稱收《蘋果日報》5,000萬本票

|即時

獨家/台灣壹傳媒1.05億債務打哪來? 小美編自稱收《蘋果日報》5,000萬本票

mirror-daily-logo

2025/07/10 06:45:00

記者:

王吟芳

壹傳媒集團在台資產差點被3張幽靈本票鯨吞1.05億元,究竟1.05億元債務打哪兒來?《鏡報》獨家掌握,3名執票人自稱拿到本票的管道,比肥皂劇劇本還誇張,有人說「搬家時撿到」、「債務人拿來抵債的」,還有人說他當年在《蘋果日報》當小美編作插圖,「接到一個大案子,編輯部林主任給我5,000萬本票」,匪夷所思的說詞,讓人強烈懷疑幕後有藏鏡人。
已熄燈的台灣壹傳媒集團旗下3家公司《壹週刊》、《蘋果日報》與壹本便利,去年底陸續收到法院的本票裁定,莫名扛債1.05億元,集團前高層委任律師積極提出法律戰反擊,趕在20天期限到期前,緊急提出確認債權不存在訴訟,先擋住法院的強制執行令,暫時保住黎智英在台資產,接著另向士林地檢署告發3名執票人,涉嫌偽造有價證券等罪。

告發偽造有價證券罪 士檢傳喚3執票人

據指出,確認債權不存在訴訟案開庭前,壹傳媒主張本票跟合約書都是偽造的,法官要求執票人限期答覆,執票人遲遲未回覆,最後終於送上答辯書但內容卻是要求壹傳媒自負舉證責任,自行證明本票跟合約書是偽造的,法院因此直接當庭作出宣示判決,判台灣壹傳媒勝訴,雙方債權不存在。
《鏡報》獨家掌握,壹傳媒前高層打贏第一戰後,又積極透過集團昔日法律顧問協助,出面告發3名執票人涉嫌偽造有價證券等罪,士林地檢署已分案調查,今年4月間傳喚3人到案說明。
據了解,檢察事務官針對這3張本票到底從何而來,逐一訊問3位執票人,但3人「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
持有「壹本便利」公司3,500萬元本票的康閎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范玉青表示,康閎公司在2023年間收購長弘精品鑽石公司,長弘精品鑽石負責人當時交接移轉公司時,把這張本票一併移傳給她,還附上長弘精品鑽石公司與「壹本便利」公司間的合約,她因此持本票向法院聲請本票裁定。

瞎扯「搬家撿到本票」 廣告合約有鬼

但事實上,「壹本便利」公司自在台設立後從未實際營運,香港的《壹本便利》刊物更早在2007年停刊,台灣壹本便利絕對不可能有任何需要開本票作擔保的營業項目,更何況是開給一家精品鑽石公司。
持有「壹傳媒」(即《壹週刊》)2,000萬元本票的喬富資本(現改名宇承控股)公司負責人楊桀熙則說,他是宇承公司前身喬富資本的股東,喬富資本負責人張芷嫣拿股份給他抵債後就落跑,他後來接收公司,並在公司搬家時意外發現這張本票,也一併發現一份《壹週刊》委託喬富資本製作廣告的合約,「所以我就拿去聲請本票裁定。」
根據楊男出示的合約記載,《壹週刊》曾在2020年10月至12月間,委託該公司耗資2,000萬元製作「年度大樓橫幅廣告」,但《壹週刊》2020年2月29日就結束營運,楊男說法和實際狀況差很大。
20250709蘋果日報全盛時期員工人數上千人,每日發行量逾52萬份。
蘋果日報全盛時期員工人數上千人,每日發行量逾52萬份。

插圖美編業務量高 「編輯部林主任」豪擲5,000萬

3張本票當中金額最高的就是「蘋果日報公司」開出的5,000萬元,執票人劉家良的說法更是漏洞百出。
劉先稱,自己去法院聲請本票裁定時「聲請人寫錯了」,正確聲請人應該是他擔任負責人的「磨法廣告公司」,不是他個人,他還表示手上也有一份與蘋果日報公司的合約可以證明。
劉家良表示,這張本票是公司業務人員黃楷綸去跟蘋果日報公司簽約拿到的,「黃楷綸就在庭外,現在就可以請他進來作證」,不料黃男作證時的說法卻與劉家良截然不同。
20250709蘋果日報美編功夫了得,過去20年屢屢獲獎肯定。圖為蘋果日報停刊號報紙內頁。
蘋果日報美編功夫了得,過去20年屢屢獲獎肯定。圖為蘋果日報停刊號報紙內頁。
黃楷綸表示,他曾在《蘋果日報》大量徵才期間,去應徵做插圖的美編,2018年底報社「有一個大案子」希望他承接,後來2019年1月左右,「我就從《蘋果日報》編輯部林主任手上拿到這張5,000萬的本票,但我不知道林主任的全名是什麼」,黃男的「小美編說」直接打臉劉男證詞。
檢察事務官追問黃男,為何一個小小的美編,可以拿到高達5,000萬的本票,「你認為5,000萬的金額合理嗎?」黃男卻回稱:「因為要做的案子數量很多」。

★本文為《鏡報》獨家報導,歡迎各界引用並明確標註來源;照片攝影版權所有,請聯繫《鏡報》取得授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