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租金漲3倍!台中港務公司擬集中存放風電海纜 恐釀國安危機
台中港務公司要求風電業者將原本分散於各處的備用海纜,集中至指定的2號碼頭存放,專家質疑恐有國安危機。

|即時

獨家/租金漲3倍!台中港務公司擬集中存放風電海纜 恐釀國安危機

mirror-daily-logo

2025/07/10 06:45:00

記者:

鄭宏斌

台中港為離岸風電施工與運維重鎮。《鏡報》接獲投訴,近期台中港務公司擬推新政,要求風電業者將原本分散於各自租賃碼頭的海纜,集中至指定的2號碼頭存放。但該項新政尚未正式上路,標到2號碼頭的業者已將海纜存放租金漲到超過3倍,造成風電業者反彈。同時,運維備用的海纜集中存放,也引發專家質疑其管理風險過高、恐釀國安危機。
台中港為推動離岸風電的重要基地,離岸風場進入運維階段之後,業者會於港區存放備用海纜,當海纜損壞時可更換使用,儲存空間一租通常就是20年以上。目前多家風電業者各自租賃碼頭空間,將備用海纜分散存放在不同之處。
據了解,港務公司近年規劃,將台中港2號碼頭作為離岸風電海纜長期運維基地,要求各風電業者將海纜集中存放,未來海纜鋪設船也都會被優先指泊至該碼頭。至於現有已出租供業者存放海纜的其他空間,則規劃逐步解約。
港務公司將2號碼頭土地分為2案招商。第1案已於2023年9月6日由東方風能科技標得,投資面積1萬2649平方公尺;第2案則於2024年7月11日由明舒公司標下,投資面積1萬2424平方公尺。當時港務公司表示,此次投資將大力推動台中港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
20250709_台中港2號碼頭_翻攝Google Maps
台中港務公司規劃,風電業者的運維期備用海纜須集中存放在港口的2號碼頭。(圖/翻攝Google Maps)
不過,《鏡報》接獲投訴指出,港務公司在規劃新政期間,並未與風場業者完整溝通,在大家還來不及反應之下,2號碼頭就分別招標給東方風能和明舒,由這2家公司當起「二房東」,籌備海纜存放空間的長期租賃服務。而讓風場業者跳腳的是,租金已飆升至超過行情的3倍,而且目前放在港區各處的海纜要全部搬到2號碼頭集中管理,更是耗時耗錢的大工程。此外,原本經營海纜倉儲的港區業者,也抗議其商業權益遭剝奪。
投訴者指出,港務公司為化解疑慮,今年3月24日召集相關業者舉辦政策說明會,但因招標無法收回、得標業者不願退讓,港務公司甚至預告將以行政手段、透過不續約等方式,促使海纜必須搬遷至指定碼頭。
投訴者表示,在該場說明會上,有目前提供海纜存放空間租賃的業者不滿地說:「當初我們協助港務公司解決海纜無處可放問題,現在反而被當成做錯事的人!」現場氣氛火爆,最終不歡而散。
投訴者也說,多位業者也當場質疑港務公司政策程序不透明、資訊不對等,有圖利特定業者、扼殺公平市場競爭之嫌。據了解,港區多家從事海纜倉儲管理的業者已發文向台中港務公司表達反對立場,要求取消指定碼頭政策,並撤回區分「建置期」與「運維期」海纜的相關規定。
據了解,部分業者更透過立委等中央民代管道向交通部陳情,希望黨政高層出面協調。此消息傳回台北政界時,亦引發國安層面的討論,認為因離岸風場攸關台灣電力安全與自主,若將海纜集中存放,容易成為敵方的破壞標的,一旦設施受損,恐無備用海纜可應急、維修。
20250709_風機示意圖_經濟部網站
台灣近年大力發展離岸風電。風機示意圖。(圖/取自經濟部網站)
長期關注海纜安全的元智資訊管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王仁甫接受《鏡報》採訪表示,根據台電系統各機組發電量的資料,風力發電占比約為5.4%,屬我國能源供應之關鍵基礎設施。港務公司將風電業者的運維備用電纜集中管理,若遭到破壞就會同時受損,將影響國家安全。
關於風電海纜的國安重要性,王仁甫分析,台灣與各國均面臨中共透過中資權宜輪的破壞海纜之衝擊,如今年年初,台灣海纜已有多起遭其破壞的事件,所以也會擔憂中共破壞風電海纜,除破壞台灣的電力穩定機制外,更擾亂台灣發展綠能之決心,試圖製造人民對於民主政府的不信任感。
對於相關議題,台中港務公司官員接受《鏡報》採訪時回應表示,風電海纜的鋪設有分為建置期和運維期。在建置期,海纜會在1至2年鋪設好,在這階段沒有集中管理;但到了運維期,備用海纜不知道何時才會用到,可能一放就是10幾、20年。因爲碼頭和後線的空間很珍貴,需要集中管理,否則分散存放的話會浪費倉儲空間。
該官員說明,在運維期階段,如果海纜故障,業者一定會急著維修,畢竟1天沒發電就損失1天的錢。所以,備用海纜集中存放在專用碼頭,海纜維修船也停泊在那裡,就不會發生要跟其他商船排隊搶碼頭的現象。
該官員指出,因為2號碼頭空間有限,風電業者只需把少數電纜存放在2號碼頭即可,以作搶修之用,其他電纜可以放在較遠的後線,真的有需要時再調貨。至於業者有反彈聲浪,官員表示「會再溝通」。

★本文為《鏡報》獨家報導,歡迎各界引用並明確標註來源;照片攝影版權所有,請聯繫《鏡報》取得授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