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10/13 16:04:00
日本一名男子每週都健身5次,維持良好運動習慣,過去還曾是橄欖球員,全身都是肌肉,一直覺得自己很健康。直到他的家人罹患胃癌,他去探病時,被醫生告知「直系親屬有可能遺傳」才順便做檢查,沒想到卻被確診胃癌,胃裡面已經長了50顆瘤,最後只能全胃切除。

即時
2025/10/05 09:58:00
衛福部次長莊人祥昨(4)日深夜在臉書證實罹患胃癌,表示在去年初疾管署署長任內就已經確診,在榮總團隊長期治療下,目前恢復良好。根據衛福部資料,每年超過4000人新診斷出胃癌,也奪走近2000條人命,位居國人10大癌死因第8名,除了「生活習慣」容易致癌,「幽門螺旋桿菌」更是胃癌幫兇,風險足足飆升6~10倍。

即時
2025/10/05 08:00:00
《鏡報》獨家報導指出,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驚傳罹患胃癌,已在榮總接受治療很長一段時間。莊昨日深夜親自證實,並表示「目前恢復得很好」;不少網友也湧入莊的臉書留言祝福,盼其早日康復。

即時
2025/10/04 23:19:00
《鏡報》接獲消息指出,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驚傳罹患胃癌,已在榮總接受治療很長一段時間。知情官員證實此事,並說其實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尾聲,莊人祥身體可能就有狀況。然而,當時他一方面拚命投入防疫工作,再加上國產疫苗屢遭外界抹黑,讓他身心俱疲,該名官員稱讚莊人祥是「用生命防疫」。對此消息,莊人祥在今天(4日)晚間透過臉書表示,他是在去(2024)年初疾管署署長任內診斷出胃癌,目前恢復得很好,這也是他說的「祖上有燒香」。

即時
2025/10/04 07:30:00
口腔清潔很重要!有醫生表示,大部分人以為,口腔只是咀嚼食物的入口。其實不然,這裡住著超過700種微生物,熱鬧得像一座「細菌大城市」。口腔細菌可能會致癌,防癌就要先防蛀牙,在健康狀態下,好菌與壞菌互相制衡,社區井然有序。但一旦牙周病、蛀牙或慢性發炎冒出頭,這座城市就會失衡。當口腔菌群「暴動」,不只毀掉牙齒,還會把火燒到全身,為癌症和慢性病鋪路。

即時
2025/10/01 14:24:00
胃癌不是老人病,年輕人也不可輕忽!肝膽胃腸科醫師林相宏在臉書分享一起病例,一名35歲的女子胃痛、睡不好,以為只是尋常胃病就自行吃了胃藥,症狀就這樣時好時壞過了半年,後來實在受不了求診才發現胃癌已擴散整個腹腔無法開刀。

即時
2025/08/11 13:51:00
長期吃胃藥會傷身嗎?減重醫師胡廷岳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根據2018年發表的全球癌症存活率監測,過去20年間,台灣胃癌存活率僅提升3%,遠遠落後於日本和韓國。但真的會讓人罹患胃癌的主因,並不是燒烤、泡麵、加工食品,而是潛伏在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他指出,台灣人10個胃癌有9人是因為這支菌。

即時
2025/08/05 06:55:00
晚餐要幾點吃才健康呢?醫師陳宣位在臉書粉專「陳宣位醫師的健康日記」中發布貼文,指出如果常常超過晚上8時才吃晚餐,吃完又常坐著手機,睡前還吃消夜的話,罹癌風險可能會增加。醫師表示,「很多現代人生活節奏錯置,帶來的長期隱憂」。

即時
2025/07/21 11:45:00
中國許多美食都被批評是「科技狠活」,但又好吃得不得了,讓人忍不住吃了就上癮。河南一名24歲大學剛畢業的女子,日前被診斷出以驚是胃癌末期,醫生剖析她的罹癌原因,發現她2年來幾乎天天都吃「這個美食」,導致她的胃粘膜長期受損,最終才會釀成大病。

即時
2025/07/19 06:50:00
胃痛、胃脹氣要小心!醫師張家銘在臉書粉專「基因醫師張家銘」發布貼文,表示如果胃不舒服,兇手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張家銘分享2025年《Nature 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估計在2008至2017年出生的年輕人當中,一生之中將有1560萬人罹患胃癌,其中76%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更值得警惕的是,這些未來胃癌的個案有2/3集中在亞洲,但非高盛行率國家(如非洲)也因為人口結構改變,未來胃癌人數恐增加6倍。

即時
2025/07/15 13:54:00
南韓女星姜瑞夏曾經演出《無人知曉》、《胸腔外科—盜心師》、《獄中花》等劇,姜瑞夏昨(14)日因胃癌過世,享年31歲。對此,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張安迪表示,胃癌早期有4大症狀,如果出現經常打嗝、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現象,就要提高警覺!

即時
2025/07/09 20:11:00
女星唐玲曾出演多部八點檔電視劇,在2019年被診斷出胃癌第四期,歷經8次化療,手術切除三分之二的胃,不料2022年復發,癌細胞轉移至子宮及卵巢,再度接受摘除手術,兩次的大型手術及密集治療讓她花費高達500萬元。
熱門新聞
社會
國際
社會
娛樂
娛樂
國際
娛樂
國際
娛樂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