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請領大解析1/堅持18年自提一次請領逾500萬 保經董座:領完繼續提撥
捷安達保經董事長吳鴻麟勞退自提18年,一次請領勞退退休金超過500萬元。

|時事

勞退請領大解析1/堅持18年自提一次請領逾500萬 保經董座:領完繼續提撥

mirror-daily-logo

2025/09/20 05:28:59

記者:鏡週刊
今年是勞退新制上路第20年,或許是因為擔心勞退也有破產問題,勞工自提的比例一直偏低,目前不過16%選擇自提。而多一份自提的威力有多大?捷安達保經董事長吳鴻麟自提18年,累積退休金超過500萬。實際上,勞退制度設計一開始便與勞保不同,不會有破產的疑慮,自提有保本、儲蓄、節稅三大好處,勞工不可不知。

「去年我把勞退新制累積的退休金整筆領回,總金額超過500萬元,如果是選擇領年金,大概每月能領2.1萬元;雖然整筆領回需要繳20多萬元的稅,但還是覺得過去堅持自提很值得。」捷安達保經董事長吳鴻麟認真地說。

從勞退新制實施後,吳鴻麟的投保薪資即是最高級距15萬元,而除了雇主提撥薪資6%外,為了節稅、儲蓄,他也自提6%至勞退新制帳戶中,兩者相加每月總提撥金額共1.8萬元;勞退新制實施了20年,他共計提撥了18年,有2年空窗期是因在外商工作,公司自訂員工退休金計畫,所以沒參與勞退新制而沒有提撥。

「勞退的設計是領回後,還能繼續提撥薪資的6%累積退休金,只是再次提領必須與前一次間隔一年以上。」吳鴻麟補充,即使他已經一整筆領回勞退新制的退休金,但還是繼續提撥,滾大退休金。

勞退新制從2005年7月1日開始實施,今年已屆滿20年,但還是有眾多勞工弄不清勞退制度,甚至認為勞退與勞保一樣都有破產疑慮,所以沒有選擇自提。

事實上,勞退與勞保從一開始的設計制度就不相同。勞保有破產的疑慮是因能活到老、領到老,加上台灣老化及少子化問題嚴重,繳錢的人變少、領錢的人變多,因此必須靠政府每年編列預算來填補財務破洞。

但勞退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是把過去工作時雇主提撥薪水的6%加上自提(勞工可自行選擇提繳薪資的1%至6%)、及勞退新制基金運用投資收益相加,屬於勞工個人的退休金帳戶。等60歲能請領時,就是把過去儲蓄的錢、及投資收益領回,而請領計算是領到平均餘命,並非活到老、領到老,因此不存在破產問題,制度上也設計有強迫儲蓄、保本、節稅等特點。

至於平均餘命的計算,是依照內政部每3年公布一次的生命表為基準。過去國人60歲退休後的平均餘命是24年,但因前幾年疫情影響,去年4月公布的國人生命表平均餘命縮短為23年;換句話說,若累積相同的總額,因為平均餘命變短了,每個月能領的年金就會變多。而如果民眾選擇月領,則能從60歲開始領,最多領至83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