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建「類科學園區」是掏空? 經長龔明鑫:複製矽谷反而更強大
龔明鑫。

|時事

在美建「類科學園區」是掏空? 經長龔明鑫:複製矽谷反而更強大

mirror-daily-logo

2025/10/03 11:30:00

記者:鏡週刊
台美貿易談判進入深水區,日前對等關稅的第5輪實體磋商落幕,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提到將擴大投資美國的「台灣模式」,用台灣科學園區的經驗打造產業聚落,被外界質疑加速產業外移的掏空台灣,經濟部長龔明鑫今(3)日以矽谷為例,大家都想複製或連接矽谷,但「沒有聽說矽谷因此而被掏空,反而更強大」。

立法院會今邀行政院長卓榮泰率相關部會首長列席報告「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編製經過並備質詢。

龔明鑫報告時提到,為因應台美關稅談判的發展所需,經濟部共編列460億元,來協助受衝擊的產業,包括金融協助、升級轉型,以及多元市場。

而拓展多元市場中,也包括要推動企業在海外打造「類科學園區」。前一天鄭麗君提到,美方期待台灣企業擴大投資,我方提出與日韓、歐盟模式不同的「台灣模式」因應。

其中,產業投資是由企業自主規畫,政府整合民間產業投資布局,政府會建立信保機制增加對企業金融支持;園區開發部分,台灣的科學園區有獨特經驗,不一定完全能在他地複製,但台灣願透過台美「G2G(政府對政府)」模式,創造有利環境,降低企業單打獨鬥的成本與風險。

鄭麗君表示,為促進產業聚落形成,希望美國能優化投資環境,提供土地、水、電等基礎建設,以及簽證支持、法規環境等,我方確實感受到美方的「正面回應」。

這議題在今日的立法院質詢也是焦點,在野黨立委質疑這些投資到底要花多少錢,且多少產業、就業機會因此外移。

龔明鑫表示,這是立足台灣、布局全球,我們是要協助廠商推動海外布局,所以主動權在廠商,而非日韓談判模式的、要拿出一大筆錢出來投資,已經盤點過廠商的意願。

卓榮泰也補充,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候,但國際談判的習慣,就是不會先將雙方條件講出,且政府沒有立場要求業者投資多少,談得快、不如談得好。

龔明鑫在立法院外被媒體追問時也提到,科學園區的發展模式是台灣產業的群聚典範,全世界都有興趣,我們也樂於把經驗分享給有興趣的友邦,不過每個友邦的發展模式不一樣,所以稱為「類」科學園區,有些國家政府願意提供行政措施、土地、水電設施等條件不一樣,所以要看不同國家間要如何合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