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ature Food》期刊近日刊登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一項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針對美國常見飲食中的5800 種食物進行分析,依據成分、添加物、脂肪、熱量等因素,計算每克食物對壽命的影響,並將其命名為「健康營養指數」(Health Nutritional Index),同時引用大型流行病學資料庫「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進一步計算食物對人體健康的長期影響。
哪些食物會縮短壽命?
- 含糖飲料(如可口可樂、Mountain Dew):每罐縮短12分鐘
- 熱狗:每根縮短36分鐘
- 培根:縮短6分鐘
- 雙層起司漢堡:縮短9分鐘
- 雞翅:縮短分30秒
- 醃製肉品(如火腿):縮短24分鐘
- 起司:縮短超過1分鐘
哪些食物能延長壽命?
- 香蕉:增加13.5 分鐘
- 烤鮭魚:增加16 分鐘
- 30克堅果:延長26 分鐘
- 28克堅果與種子:增加25 分鐘
研究總結指出,若將每日熱量的10%牛肉與加工肉類替換為水果、蔬菜、豆類、堅果及部分海鮮,平均每人每日可延長48分鐘壽命。
除了人體健康,研究團隊也透過「IMPACT World+」環境影響評估方法,評估各類食物從生產、加工、製造,到烹調、消費與廢棄一整個完整生命周期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經過綜合評估後,團隊將堅果、水果、全穀類、蔬菜及部分海鮮分類為建議增加攝取的「綠色區」;另將加工肉品、牛肉、豬肉、羊肉及其他高度加工食物分類為建議減少攝取的「紅色區」。
研究團隊成員斯蒂利亞諾(Katerina Stylianou)與喬利耶(Olivier Jolliet)指出,許多民眾已經意識到飲食的選擇同時也會影響自身健康與地球環境,因此素食已慢慢成為美國飲食的常態:「改善人類健康與環境的飲食改變刻不容緩。我們的研究顯示,透過小幅、針對性的食物替換,就能在不大幅改變飲食的情況下,帶來顯著的健康與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