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老臣追六億2/曾帶領夏普重返榮耀 戴正吳卻敗在一樁收購案
鴻海重臣戴正吳曾風光帶領夏普重返東證一部。(達志影像)

|時事

郭董老臣追六億2/曾帶領夏普重返榮耀 戴正吳卻敗在一樁收購案

mirror-daily-logo

2025/10/07 05:28:57

記者:鏡週刊
究竟這件震撼科技界,鴻海老臣狀告老東家鴻海與創辦人郭台銘,追討6億元獎勵金的戲碼為何發生?原來是郭台銘2016年大手筆以3,888億日圓(新台幣約791億元)併購日本百年品牌夏普時所發生,郭台銘祭出一紙獎勵合約讓戴正吳重披戰袍,而戴正吳也不負所望繳出亮眼表現,但最後竟在另一樁收購案中栽了一個大跟斗。

當年,雄心吃下夏普的郭台銘,找來身邊戰將戴正吳擔綱夏普會長兼社長,為激勵65歲再披戰袍的重臣,重振夏普再返榮耀。強人性格的郭台銘,向來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因此簽訂這份獎勵合約。

據了解,該合約記錄著只要能達成,讓虧損連連落入東京證交所二部(中小企業股)的夏普,能順利重返東京證交所一部(大型企業股)的位置,同時獲利績效達標下,鴻海將給付獎勵金給戴正吳。

當年雄心吃下夏普的郭台銘(中),找來戰將戴正吳(左)擔綱夏普會長兼社長,全力帶領夏普重返東證一部。
當年雄心吃下夏普的郭台銘(中),找來戰將戴正吳(左)擔綱夏普會長兼社長,全力帶領夏普重返東證一部。

拿下這一紙獎勵合約的戴正吳,的確也沒讓郭台銘失望,戴正吳以首位台灣社長的身份空降夏普,儘管日本輿論多數不看好,但買了一張單程機票就飛到日本的戴正吳,以低調務實的姿態,突破日本排外的氛圍。

他花了1.5年時間,助夏普重返東證一部,而後交出連續14個季度賺錢的成績單,也讓日本人重新評價「成本先生」戴正吳的能耐與付出,進而對鴻海另眼相看。

2016年時任鴻海集團董座的郭台銘,大手筆以3,888億日圓併購日本百年品牌夏普,震撼業界。
2016年時任鴻海集團董座的郭台銘,大手筆以3,888億日圓併購日本百年品牌夏普,震撼業界。

時任夏普會長兼社長的戴正吳,反手買入虧損累累的堺工廠,成為其夏普職涯中的一大爭議點。
時任夏普會長兼社長的戴正吳,反手買入虧損累累的堺工廠,成為其夏普職涯中的一大爭議點。

劉揚偉接手虧損的夏普,關掉堺工廠,賣給日本軟銀與KDDI改建AI數據中心。(翻攝Google官網)
劉揚偉接手虧損的夏普,關掉堺工廠,賣給日本軟銀與KDDI改建AI數據中心。(翻攝Google官網)

但一場面板業的大變局讓戴正吳的贏面全失。在中國面板廠在官方全力支持下崛起,低價傾銷大尺寸面板,加上大客戶蘋果轉向韓國面板廠採購手機面板的雙重衝擊下,原本從夏普切割出去,2021年初戴正吳宣稱要出清23.44%股權的堺工廠(SDP,十代面板廠)開始出現虧損。

各界都以為戴正吳仍會堅持到底,讓夏普聚焦於品牌經營與技術研發上。然而,「最後SDP出售案並未成局,也沒公布買家。」業內人士回憶。

沒想到,時隔1年之後,戴正吳竟反手買回連續3年大虧1,500多億日圓(新台幣305億元)的堺工廠近8成股權,成為夏普的全資子公司。

為解除外界疑慮,戴正吳當時還寫了一封信給全體員工,內容寫著「以一個家庭來比喻,就像是家道中落,爸爸把一個小孩送出去當養子,等到家裡經濟狀況好轉,卻發現孩子有困難時,即使周遭的人再怎麼反對,爸爸也想伸出援手,把孩子找回來。」他強調堺工廠原本就是夏普重要的子公司之一,必須要挽救孩子於危難之中。而戴正吳不僅未出席當年的股東會,隨後更退休交棒。

但戴正吳此舉讓夏普營運雪上加霜,不僅終止連續6年賺錢的紀錄,更拖累母公司鴻海。據2023年5月公佈的夏普財報,其2022年淨損高達2,608億日圓(新台幣530億元),嚇得外界大驚失色,也拖累持股34%的大股東鴻海,其當年首季財報出現高達新台幣201億元的業外虧損,看得外資分析師們大呼傻眼,也讓戴正吳的一世英名崩塌。

「戴桑重整夏普於危難之中,住員工宿舍,天天與員工一起打拚,讓虧損累累的夏普,變成賺錢公司,還重返東京證交所一部,讓日本媒體跌破眼鏡,但沒想到,重新買回堺工廠的決定,卻讓夏普陷入大虧地獄,也讓原本想光榮退休的他,只能黯然下台。」熟悉戴正吳的人士對本刊說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