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合勤投控(以下簡稱合勤)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創新二路的大樓,一樓大廳牆上揭示著合勤一路走來的發展歷史,展示櫃裡放著合勤三十幾年來所研發的數據機、寬頻網路等產品。鮮為人知的是,合勤約莫二十年前,便已在國防軍工領域插旗成功,順利拿下陸軍、海軍、國安局等單位的通訊設備訂單。因為如此,方能在今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發表無人機反制(防禦)系統,一鳴驚人。
有別於國內許多通訊廠商多從新竹科學園區發跡,合勤從桃園龍潭一間不起眼的小公寓起家。合勤董事長暨執行長朱順一向本刊表示,公司成立之初招募人才的時候,發現所需要的人才在工研院不太能找到,反而在中科院有不少符合需求的人才,所以就將公司設立於中科院附近以便攬才。沒想到,就此與國防軍工產業結下不解之緣。
「當過兵嗎?聽過拐拐、三拐(無線電發話裝置)嗎?」朱順一突然反問記者並接著說,「我們(合勤)有做各種VHF(特高頻)、HF(高頻)的無線通訊裝備,早在民國九十幾年的時候,合勤就提供陸軍約莫二萬部的無線通訊裝備;後來,在政府的允許下,合勤還賣了一批軍用無線通訊裝備到中東。」

談起軍工產業,朱順一進一步表示,軍用無線通訊必須具備抗干擾及保密等功能,才能確保通訊順暢及避免軍情洩露。一般來說,國外廠商在賣台灣軍用無線通訊時,往往不願意做技術移轉,而這樣保密的功能就無法確實執行。「海軍向外商籌獲(採購)無線通訊設備,花了十幾年都沒有成功,就是因為外商不做技術移轉;最後,合勤為因應軍方需求而順利研發出海軍所需要的無線通訊設備,不但通過國安局的認證,而且實測的性能還贏過外商。」朱順一驕傲地說。
朱順一話匣子一開滔滔不絕地說,有些飛彈上面的通訊零組件其實也是合勤做的,但因為武器系統受到台灣與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所以這些通訊零組件並無法單獨賣到國外。否則,軍工相關業務對合勤營收的貢獻度會更高。「合勤一年營收約莫300億元,我們也曾經接到二十幾億元的軍工標案,近幾年,每年軍工相關產品的營收約莫維持幾億元的水準。」朱順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