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華藥今(19)日舉行記者會說明ET藥證申請概況,執行長林國鐘表示,公司目標是力拚2026年ET取證成功。FDA已發函通知,若自收件日起60日內FDA未通知其他意見,本案將依法於2025年12月29日正式進入實質性審查程序。
針對ET取證,林國鐘與藥華藥董事長詹青柳進一步分享Ropeg應用於治療ET的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SURPASS ET」成果,SURPASS ET是一項開放性、多中心、隨機分配、有效藥物對照之臨床三期試驗,以比較Ropeg與安閣靈(Anagrelide, ANA)做為二線治療對於ET之療效、安全性與耐受性。本試驗療程共12個月,並以受試者第9個月及第12個月均有療效反應為主要療效指標。另一方面,SURPASS ET更採用了Ropeg的快速遞增劑量方案(250mcg-350mcg-500mcg),以更高的起始劑量施打Ropeg,並更快施打到目標劑量。
研究結果顯示,Ropeg組在持久臨床反應率方面明顯優於使用ANA的對照組(42.9% vs. 6.0%;p=0.0001),達到統計上顯著意義,展現了明確的臨床優勢。該研究成果於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中進行口頭報告,榮獲「Best of ASCO」年度精選論文肯定,並入選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年會六大頂尖摘要之一,於最高榮譽的主會場(Plenary Session)發表,令醫師們印象極為深刻。SURPASS ET成果更於今年11月登上國際三大權威期刊之一《The Lancet》的血液學子刊《The Lancet Haematology》,不僅代表Ropeg在血液腫瘤治療領域的臨床價值獲得學術領域的關鍵肯定,也將成為未來臨床應用與治療指引的重要依據,並進一步提升Ropeg在血液腫瘤領域的國際能見度與學術影響力,更有助於後續藥證申請的審查和全球市場的拓展。
藥華藥表示,公司於今年9月完成與美國FDA送件前的溝通,因資料準備充分且審查方向明確,FDA確認公司可直接進入申請程序,無需召開送件前會議。同時,FDA確認Ropeg用於ET的全球第三期試驗「SURPASS ET」作為樞紐研究,以及美國第二期臨床試驗「EXCEED ET」臨床數據作為確證性證據,足以支持Ropeg在美國ET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公司遂於10月底成功完成美國ET藥證送件。

林國鐘強調:「這是近30年來業界首度向FDA申請ET藥證,非常珍貴。感謝公司團隊與專業顧問團的全力投入與緊密合作,以及股東長期以來的信任與支持,讓我們再次共同達成一項對公司與病患都意義重大的里程碑。Ropeg用於治療ET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已充分顯示Ropeg對ET病患極具顯著臨床效益。我們依計畫持續推進全球藥證布局,明年將陸續獲得更多行銷藥證,展現Ropeg在血液腫瘤領域的突破性臨床價值,造福更多ET病患,並進一步提升臺灣創新藥的國際能見度。」
據了解,目前ET的主要用藥是愛治(HU)和ANA,但其療效與耐受性仍十分有限。Ropeg不僅具有優於現行治療潛力,更有望成為第一個獲FDA核准可同時治療PV和ET的藥物,滿足MPN(骨髓增生腫瘤)領域的醫療迫切需求。
藥華藥美國子公司營運及策略副總Samuel Lin表示,公司已投入進軍ET市場的全方位布局,提前展開美國的銷售、醫學、行銷及市場准入(Market Access)等部署,銷售團隊亦於今年陸續完成擴編及培訓。在醫學方面,SURPASS ET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成果不僅極為正面;藥華藥已申請將Ropeg納入美國國家綜合癌症資訊網治療指南(NCCN guideline)中針對ET患者的推薦治療選項,並希望擴大推薦至更廣泛的ET病患。
此外,市場准入副總Jason Mitch亦分享在市場准入方面進度,公司目前已著手與各家保險公司進行上市前溝通與策略規劃。一般來說,市場准入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準備。如今因為是增加適應症,準備時間可大幅減少。
藥華藥表示,公司美國團隊在當地PV市場已深耕多年,已累積完整的醫師網絡與商業化經驗。由於ET與PV病患皆由MPN領域醫師照護,Ropeg取得ET藥證後,美國ET患者將可即刻受惠。隨著市場快速開展,預計2026年可為公司營收注入新的成長動能,成為推動業績提升的第二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