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小碎步、身體僵硬又手抖!醫師教你一眼看出巴金森氏症
如何一眼看出巴金森氏症?神經內科醫師教你3大觀察法。

|即時

走路小碎步、身體僵硬又手抖!醫師教你一眼看出巴金森氏症

mirror-daily-logo

2025/07/28 15:42:00

記者:

梁孝傑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影響動作維持的神經退化疾病,發病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老化、關節退化或單純行動遲緩,但其實透過日常觀察就能發現蛛絲馬跡。永和耕莘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表示,只要病人走進診間的短短幾秒,熟練的醫師往往就能做出初步判斷。關鍵在於走路步伐、身體僵硬感和顫抖3個面向。
首先,從走路觀察出異常。巴金森氏症病人最典型的症狀是「動作維持困難」,走路時步伐會變得又小又快,形成所謂的「小碎步」,就像日本女性穿和服走路的樣子,心裡想快,身體卻快不起來,甚至有摔倒風險。另一個關鍵特徵是「不對稱」,患者往往從一側開始出現動作異常,左右差異明顯。
第2項觀察是靜態下的僵硬感。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身體會呈現僵硬狀態,不僅關節缺乏彈性,就連臉部肌肉也出現表情遲鈍、不眨眼、不微笑等情況。方識欽醫師提醒,若你握病人的手,發現手腕關節活動時像齒輪卡卡的,甚至全程有阻力,那就是典型的齒輪型僵硬,是診斷初期巴金森氏症的重要依據之一。
第3個明顯徵兆是靜止時顫抖。與一般提重物手會抖的原發性顫抖不同,巴金森氏症的顫抖是在靜止時出現,例如手放在腿上時,會自己輕微抖動,類似在搓藥丸的樣子,但一旦要用手去拿東西反而不會抖,這正是「靜止型顫抖」的特色。
20250718永和耕莘醫院神經內科方識欽醫師攝影梁孝傑_2025-07-18.jpg
方識欽強調,診斷巴金森氏症並不只靠症狀對照,更可透過藥物反應確認。若病人服用左旋多巴或多巴胺促進劑後,症狀明顯改善,代表是典型的巴金森氏症;反之,若無明顯改善,則可能另有病因,不宜過度診斷與給藥。
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方識欽呼籲民眾與家屬,也應該成為專業的病人與觀察者,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延緩退化,維持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