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的研究團隊,最近就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發表一項重磅研究,指出塑膠微粒不只影響環境,還可能對腎臟與心血管系統造成長期傷害。
研究員邱惠雯教授與腎臟內科鄭彩梅醫師解釋,當塑膠顆粒進入人體後,會累積在腎臟細胞,時間一久會導致腎臟纖維化,對原本就有腎病或洗腎的病人來說,是一大威脅。
而且不只腎臟受影響,塑膠微粒也可能破壞血管內皮、引發血栓,甚至讓心臟細胞凋亡、心室出現纖維化等問題。過去在中風或心肌梗塞病人的動脈斑塊中,已經檢測出像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成分,證實這些塑膠微粒會在體內留下痕跡。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避免接觸塑膠製品,但研究團隊也提醒,從日常生活減塑,才是真正的保護自己。像是少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杯子和便當盒,避免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挑選玻璃、不鏽鋼或矽膠製品,飲食上多吃天然食材,減少加工食品。還有記得定期更換濾水器濾芯,降低喝進塑膠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