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5日下午第3度舉行跨部會專案小組會議,教育部次長朱俊彰表示,教育部本週將清查陳忠慶、周台英任教以來涉及血液樣本的研究案,並分3天前往台師大、北市大及台大進行實地查核。同時,國科會也將追查2022年至2025年體育學門所有涉及血液樣本的97件研究計畫。
《鏡報》掌握訊息,國科會積極查處陳忠慶、周台英的研究案,但2人除了國科會計畫之外,也向體育署申請由運動發展基金所補助的「運動科學支援競技運動計畫」。
時間回到7月19日台師大道歉記者會當天,人體研究倫理審查(IRB)委員會主委陳學志說,校方將清查陳忠慶與周台英的女足研究計畫,最早是2019年由周台英申請執行的國科會計畫,2020年則有1件周自行進行的研究。
然後,關注此案的民進黨立委范雲當時發現,周台英僅將2019年國科會計畫送交IRB審查,另1項2020年與陳忠慶合作的體育署研究案卻被輕輕放下,未被公開處理。
范雲19日在臉書發文揭露,體育署運發基金補助的「運科支援計劃」,2020年就有陳忠慶以師大女足為對象進行的研究,而運發基金的補助撥款,就是交由師大校方執行,負責核銷、管理和結案,但師大卻避重就輕,只處理有見光的國科會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鏡報》獨家取得資料,陳忠慶2021年向「運科支援計劃」申請「女子足球選手的運動科學支援計畫」研究案,編列2萬元REC審查費;周台英2023年向「運科支援計劃」申請「腰部離心阻力強化訓練對大學女子足球選手腰部傷害預防及肌肉適能的運動科學支援計畫」研究案,也編列2萬元REC審查費。據了解,雖然2人的研究申請案都編列REC審查費,但並沒有送倫理審查。
在范雲披露「運科支援計畫」之後,體育署7月20日發出聲明回應,相關的運科訓練輔助計畫屬於運動訓練服務,而非「人體研究」,並強調選手的運科支援需求,不能等同運科研究去看待。該聲明也說,針對未涉及研究發表的運科支援競技訓練是否適用《人體研究法》規定,將於隔天、7月21日的跨部會會議中進一步釐清。
而就在隔天,教育部專案小組首次召開跨部會會議,根據《鏡報》獨家掌握的會議紀錄,體育署針對運發基金補助的運科支援計劃,「全面清查是否涉及運用血液樣本」,卻未討論是否存在受試者遭強迫參與的情形,也未處理「運科支援計畫」是否適用《人體研究法》的爭議,與體育署先前的聲明內容有所落差。
「奇怪的是,如果體育署認為運科支援計劃不屬於人體研究,為什麼會有血液樣本要查?」范雲接受《鏡報》採訪時直言,根據《人體研究法》的定義,從事取得、調查、分析、運用人體檢體或個人之生物行為、生理、心理、遺傳、醫學等有關資訊之研究,就是人體研究。所以她認為,不是發表期刊論文才叫做學術研究,體育署既然要清查,不應只限縮於血液樣本相關。
范雲指出,7月21日的首次跨部會會議,體育署並未釐清「運科支援計畫」是否適用《人體研究法》的爭議。而陳忠慶、周台英申請的運科支援計畫案,明明有編列REC審查費,卻未送師大倫審會審查;此外,2名教師的研究案結案了,成果報告沒有依照規定公告於體育署網站。
范雲認為,相較於國科會正在全面清查中,體育署的「運科支援計畫」卻成為法外之地,並未受到全面檢視。對此,她將於明天週四的立法院委員會上好好質詢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