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1第二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49億元,季增3.2%、年增4.5%,連續兩季成長。然而,營收成長的同時,也面臨雙重壓力。首先,因應未來開案動能,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授權成本大幅增加;其次,由於營收多以美元計價,第二季新台幣快速升值帶來了約新台幣9,000萬元的匯兌損失。
受此影響,第二季營業利益率降至8.73%,單季由盈轉虧,稅後淨損達4,077.5萬元,每股淨損0.98元。累計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8.83億元,年增14.4%,但匯損嚴重侵蝕獲利,上半年每股盈餘(EPS)因此減少約1.95元,最終每股淨損為0.51元。
公司強調,隨著與EDA廠商的長期合約陸續簽訂,加上內部推動多項營運效率優化計畫,預期費用結構將趨於穩定,營業利益率目標於2026年重返健康水準。
M31上半年的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晶圓代工客戶,在先進與成熟製程均有斬獲。16奈米以下製程的授權金(Licensing)收入已佔上半年營收超過六成,其中5奈米以下更高達五成,成為關鍵引擎。
展望下半年,總經理張原熏表示,隨著多家晶圓廠持續推進先進製程,以及美國、中國的無晶圓廠(Fabless)客戶開案動能回溫,公司營運可望轉強,力求達成年初設定的全年營收雙位數成長目標。
總經理張原熏指出,公司在全球市場多點開花,有效分散風險,先進製程與台灣龍頭及韓系晶圓廠合作深化,而中國晶圓廠22/28奈米滲透率亦穩步擴大;同時,北美最大晶圓代工業者則積極啟動特殊製程新案,全球多區域、多製程的量產平台將逐步轉化為穩定的權利金收入。M31也正協助兩大先進晶圓廠打造車規平台,未來可望獲全球指標電動車廠採用。在無晶圓廠(Fabless)方面,上半年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規格升級放緩,但預期下半年美國和中國開案將回溫。
其中,美國晶片大廠接連啟動2奈米專案,並與北美大廠擴大5奈米以下高速傳輸介面IP的策略結盟,成為主要成長動能;另一方面,M31也持續深化與中國指標電動車廠於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領域的合作,相關專案預期將於下半年延續推進。在權利金(Royalty)部分,第二季因海外晶圓廠認列時程影響略有下滑,但12/16nm與6nm平台已開始小量試產,隨後先進製程放量可期。
在權利金方面,儘管第二季因海外晶圓廠認列時間差而略微下滑,但上半年權利金收入年增率仍近20%,主要受惠於12/16奈米與6奈米平台開始進入小量試產。隨著未來更多先進製程投入量產,權利金收入的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展望未來,張原熏抱持審慎樂觀。他預期,隨著下半年消費性電子規格升級需求回溫,加上北美、中國的Fabless客戶重啟開案動能,將帶動公司營收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