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不會人傳人!疾管署:國內零本土、疫區返國出現5症狀快就醫
「屈公病」靠病媒蚊傳播,不用怕人傳人!返國後出現5大症狀要警覺。

|即時

屈公病不會人傳人!疾管署:國內零本土、疫區返國出現5症狀快就醫

mirror-daily-logo

2025/08/11 09:38:00

記者:

梁孝傑

近期社群媒體流傳「國內恐爆發屈公病大流行」的說法,引起不少民眾焦慮。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發出澄清,屈公病是經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並不會人傳人,因此不會像感冒或新冠一樣透過日常接觸就感染,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疾管署表示,屈公病主要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傳播,屬我國法定傳染病之一。今年截至8月6日,國內累計17例確定病例,全數為境外移入,沒有本土疫情,感染來源多為印尼,其次為菲律賓、斯里蘭卡及中國廣東省等地。
為防堵境外病例引發社區傳染,中央與地方衛生單位會在個案可傳染期間,於其居住地或工作地展開病媒蚊調查、清除積水容器及化學防治等措施。
疾管署提醒,若曾到屈公病流行地區,返國後若出現以下5大症狀,應提高警覺並盡快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

1. 發燒

2. 四肢痠痛

3. 頭痛

4. 肌肉痛

5. 骨骼或關節痛

此外,症狀期間務必落實防蚊,避免被蚊叮後再傳染給其他人。至於民眾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社區傳染?疾管署呼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病媒蚊孳生,落實「巡、倒、清、刷」。
定期巡視住家與周邊環境、倒掉積水容器、清理不必要的容器,以及刷洗容易積水的地方,避免孑孓孵化。同時,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 的防蚊藥劑,加強防護。
疾管署強調,只要社區內沒有病媒蚊,屈公病就無法傳播。民眾與政府攜手落實防蚊措施,並注意返國後的健康狀況,就能有效阻斷疫情,守護家人與鄰里的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