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ETF不失為主動出擊的懶人投資術,和其他追蹤某檔指數的被動型ETF主要的不同在於:主動式ETF的經理人會主動參酌時事對各產業的影響分析,來做持股的調整。嗅到可能造成市場下跌的因素後,可彈性將持股轉至價值型或防禦型類股,以降低投資組合波動。盤整期間主動式ETF可精選蓄勢待發潛力股、多頭時期積極加碼成長性產業,極大程度地尋求超額報酬機會。再加上有配息,具備息利雙收的投資契機。
主動ETF經理人陳沅易分析近期台股大盤,融資金額仍在2300億低檔水準,散戶已開始回籠、但籌碼還沒失控,台股整體看來選股不選市。由於目前全球AI應用持續擴張,衍生出對算力的強勁需求,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及AI應用領域極具競爭優勢下,在市場秩序隨各經濟體與美國取得貿易共識逐漸恢復後,將重拾過去成長動能。
陳沅易認為,現在可逢低分批佈局中長線趨勢標的。他看好先進製程、IC設計(PMIC、高速傳輸)、CCL/PCB/ABF產業龍頭、高配息AI server ODM及關鍵零組件。而在非電子部分,則是高配息運動休閒龍頭、生技(新藥與CDMO龍頭廠商)、資產管理龍頭、高配息金控、以及營建商辦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