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味覺嗅覺!楊千霈曝扁桃腺摘除經歷、醫揭4種情況才需動刀
楊千霈扁桃腺切除後經歷辛苦復原,醫師教你術後飲食與休養法減輕痛苦。

|即時

失去味覺嗅覺!楊千霈曝扁桃腺摘除經歷、醫揭4種情況才需動刀

mirror-daily-logo

2025/08/12 17:58:00

記者:

梁孝傑

楊千霈近日透露,不久前因健康因素接受扁桃腺切除手術,術後短暫失去味覺與嗅覺,還因體質容易發炎、止血不易,復原過程格外艱辛。她提到出院後反覆發燒、吞嚥疼痛難忍,僅能靠流質食物維持,一週內瘦了4公斤。她的經歷,也讓外界關注到什麼情況需要摘除扁桃腺,以及術後照護重點。
台北榮總指出,扁桃腺切除術是將扁桃腺自周圍肌肉壁完整分離並切除,多用於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在一年內反覆急性扁桃腺炎超過7次,長期影響生活與健康;第二,扁桃腺腫大導致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第三,懷疑有扁桃腺腫瘤;第四,慢性扁桃腺炎伴隨經常性喉嚨疼痛。若經藥物治療仍無法改善,才會評估手術。
執行手術後,患者常見喉嚨劇痛、吞嚥困難,有時還會出現耳朵疼痛;另外,少數人可能短暫喪失味覺與嗅覺。由於傷口位置靠近血管,術後兩週內都是出血高風險期,必須嚴格遵照醫囑休養。
在照護方面,手術後24至48小時可透過冰敷頸部、含冰塊或喝冷飲減輕疼痛與出血機率。飲食應循序漸進,先從冷流質(如牛奶、布丁、冰淇淋)開始,避免酸、辣、粗糙及活血食物;紅色飲料如西瓜汁、蕃茄汁則要避免,以免嘔吐時無法判斷是否有出血。喝水時不宜使用吸管,以防吸力過大傷及傷口。
返家後,建議一週內以靜態活動為主,兩週內避免劇烈運動與游泳,並遠離公共場所或呼吸道感染患者,以降低感染風險。若出現持續吞嚥動作、口中有血腥味或耳痛加劇,應立即就醫檢查。
醫師提醒,雖然扁桃腺切除能改善長期病灶與呼吸品質,但術後修復需要耐心與嚴謹照護,才能避免併發症、順利恢復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