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戰Meta/澳洲、加拿大相繼碰壁 台灣《媒體議價法》闖關添變數
澳洲、加拿大推動媒體議價相關法規,相繼碰壁,恐為台灣目前《媒體議價法》闖關增添更多變數。(資料照片/林煒凱攝)

|即時

對戰Meta/澳洲、加拿大相繼碰壁 台灣《媒體議價法》闖關添變數

mirror-daily-logo

2025/08/15 06:45:00

記者:

袁維駿

台灣新聞界矚目的《媒體議價法》本月6日在立院交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審查,先前有立委主張,澳洲、加拿大等國這幾年相繼通過媒體議價相關法規,台灣應該與時俱進,以保障媒體權益。不過澳、加2國與Meta等數位平台交涉過程並不順利,尤其加拿大境內至今仍無法瀏覽任何新聞內容,嚴重影響當地中小型媒體生存,近日加拿大總理卡尼暗示,會考慮替代或是撤銷法案,此舉恐為台灣的《媒體議價法》闖關增添更多變數。
澳洲政府為改善數位平台與新聞媒體間的議價能力不對稱,2021年2月通過《新聞媒體議價法》要求平台若使用澳洲媒體新聞內容,必須與媒體完成議價。雖然Meta曾不滿該法案,短暫封鎖澳洲用戶分享或查看新聞內容,但雙方最終妥協,Meta也恢復新聞功能,與多個媒體主動簽署多項臨時協議。
然而,Meta在2024年初突宣布不會與澳洲新聞媒體續簽合約,為澳洲媒體界投下震撼彈,且Meta當時以新聞瀏覽量下滑逾80%為由,計畫下線「Facebook News」版面,但外界普遍認為Meta更像在卸責,刻意淡化新聞標籤後,將新聞瀏覽量差的原因怪到使用者身上。據了解,澳洲政府擬對Meta開罰或進入仲裁流程,但Meta態度堅定,確定不會再續約。
同樣通過立法保障媒體權益的加拿大,2023年通過《線上新聞法》,要求Meta等數位平台與媒體展開議價,有了「澳洲經驗」後,Meta這回不只拒絕談判,同年8月更直接封鎖加拿大臉書及IG的新聞內容,包含新聞連結與粉絲專頁,時至今日Meta仍未開放加拿大地區用戶瀏覽新聞內容。
20250814_Meta示意圖_翻攝網路
有了「澳洲經驗」後,Meta不只拒絕談判,2023年8月更直接封鎖加拿大臉書及IG的新聞內容。(圖/翻攝網路)
眼看Meta與新聞媒體態度僵持,加拿大總理卡尼本月5日受訪時被問到是否考慮推出替代方案,或直接撤銷法案化解僵局,卡尼暗示會考慮替代或是撤銷線上新聞法,來提高本土媒體觸及範圍,不過加拿大政府仍未確定方向,考慮替代或是撤銷法案。
目前國際上主推媒體議價相關法規的加拿大及澳洲,與Meta交涉過程陸續碰壁,也為台灣的《媒體議價法》埋下不少變數。據《鏡報》獨家掌握,數位平台Meta心意已決,只要現行送出委員會的法案版本在立法院三讀通過,Meta可能就會比照加拿大,將台灣的新聞內容全數移除,意即台灣的使用者未來無法在平台上瀏覽新聞,相關新聞粉絲專頁也將面臨下架危機。
對此,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接受《鏡報》訪問時表示,不能純粹將加拿大和澳洲定位成《媒體議價法》的失敗案例,因為媒體身處多面向的困境,而《媒體議價法》只是政府面對當代媒體問題時的其中一項策略。
20250814_民進黨立委林宜瑾_翻攝林宜瑾臉書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認為,媒體身處多面向的困境,而《媒體議價法》只是政府面對當代媒體問題時的其中一項策略。(圖/翻攝林宜瑾臉書)
「光是開始思考媒體處境,就是進步與改革的起點。」林宜瑾強調,立法院今天推動這部法案,絕對不只是要讓媒體多賺一筆錢這麼簡單而已,他們著眼的是媒體維持民主體制良善運作的公共性,「比起私人產業,媒體更像是台灣不可或缺的公共建設。」
民進黨立委范雲受訪時則說,就國際經驗而言,議價制在澳洲和加拿大都有執行上的問題,反而由數位平台出資、讓政府或第三方管理的公共基金的「基金制」獲得越來越多人支持,各界的共識是在設計上要避免政府介入媒體,可惜的是,對於財源部分,6日委員會審查時並未實質討論。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認為,每個國家都有各自做法,各國法規及產業環境也有所差異,希望此法可以在保護文化及數位主權的情況下,確保媒體產製者、創作者得到應有的報酬,同時也要盡可能保障平台的權益不受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