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罷免輿論戰:Reels成政治戰場?「迷你短影音」如何病毒式席捲台灣
AI生成的「迷你短影音」,在罷免運動期間呈現病毒式擴散。翻攝自數位素養實驗室

|即時

揭秘罷免輿論戰:Reels成政治戰場?「迷你短影音」如何病毒式席捲台灣

mirror-daily-logo

2025/08/16 08:55:00

記者:

生活組

在2025年台灣的罷免運動中,一場前所未見的「AI空戰」正悄然上演 。一種秒數極短、由AI生成的「迷你短影音」,透過社群平台病毒式擴散,成為影響輿論的新利器 。數位素養實驗室(FactLink)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發現這些影音利用演算法輕易突破同溫層,其虛實交錯的內容旨在激化情緒、鞏固立場,對民主社會的理性對話構成嚴峻挑戰。
FactLink分析,這些AI迷你短影音不同於尚有敘事主題的TikTok影片,內容極為輕薄短小,更像是「會動的AI生成照片」,搭配著音樂或音效,專注於在短短數秒內傳遞強烈的視覺符號與情緒衝擊,且傳播威力相當驚人。透過臉書和Instagram的Reels形式,演算法使其極易觸及發文者追蹤數以外的更廣大用戶,造成病毒式擴散 。例如一則關於「老人爬屋頂」的Reel影片,發布帳號僅約一萬名追蹤者,最終竟累積高達243萬次觀看,顯示其傳播力遠超傳統貼文 。
為此,數位素養實驗室(FactLink)針對此現象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團隊蒐集並分析了在2025年4月25日至7月30日期間,由數個特定粉專與帳號所發布的318則AI生成罷免主題的Reels、影片、圖片等,解析其內容特徵、操作手法與背後的生產鏈 。除病毒式傳播外,這些影片透過強烈視覺符號以及遊走虛實間的內容,進而激化閱聽者情緒,並透過七種資訊操弄手法:醜化、宣傳、質疑、嘲笑、抹黑、虛構嘲諷、煽動對立與憤怒,攻擊特定對象;而如此又快又多的內容產製,背後仰賴的是中國AI生成工具與剪輯軟體。
這股由AI科技催生的浪潮,不僅大幅降低了影音製作的門檻,也重塑了政治訊息的傳播模式 。當充滿情緒、立場先行的超短影音取代了事實論理,這不僅是科技變革的產物,更映照出當代政治宣傳的新樣貌與民主社會面臨的新挑戰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