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中發布貼文,表示小學的時候從沒考過班上前三名,但即使這樣成績也不算差,起碼有維持在前段班,「尤其是在6年級報考國中資優班的時候一舉成名,當時我考了嘉華中學、興華中學、協同中學,我的分數都是自己校內最高分」。
蔡明劼坦言,上述學校他都沒有就讀,最後是選擇北興國中的資優班,但是上國中後他雖然愛打電動,成績仍然在前三名,「幸好我媽不擔心,因為我哥讀北興國中資優班的時候成績都是倒數,我已經相對讓人放心了」,國三時他就考上嘉義高中數理資優班,而高中的課業難度有所提升,他還是可以應付,把成績保持在前段班。
蔡明劼透露,高二時父親建議他去考跳級考試,結果分數可以上台北醫學大學的醫學系,但他選擇在考一年,於是高三就沒有待在嘉義高中,而是進入「道成補習班」。最後他這個「應屆重考生」順利考上台大醫學系,也收穫補習班的20萬獎金,媽媽把獎金都捐給家扶中心。
蔡明劼回憶家中父子三人的讀書歷程,「老爸是出生環境艱難但是從小苦讀,一路成績優異當學霸。老哥是小時候不念書,高中才發憤圖強步步高升。我是一路都不想花太多力氣念書,但是該學的東西也都有學會」。事實上,他們父子3人都是台大醫科,蔡明劼接著分享3個讀書好習慣:
1、把讀書當作有趣的事情:我從來不覺得讀書很煩很辛苦,我反而覺得透過課本認識那些數理、生物的知識相當有趣,用愉快的心情去搞懂這個世界運行的原理。
2、多跟用功讀書的人當朋友:我喜歡找用功念書的同學交流,一起討論問題。那種整天跟人家說自己都沒讀書的人,我會少跟他們接觸。你有沒有讀書不干我的事,我有讀就好。
3. 保持謙虛,不懂就問:讀到不懂的東西就做記號,去問同學或者問老師。不要覺得害羞。就我的經驗,絕大多數的老師都很歡迎學生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