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茱莉婭.貝斯(Julia Besz)在社群TikTok發布一段影片,影片下方介紹欄道出與餐廳老闆之對話;該名老闆坦言,餐廳有3種食物,若沒有受到妥善料理、保存,恐成細菌溫床:
- 海鮮魚類、貝類:老闆警告「你是在賭上你的直覺」,他解釋若海鮮類處理不當,就會變成一顆食物中的定時炸彈,「除非你知道他們每天都會送貨,而且倉庫一塵不染」
- 雞肉菜餚:在此,老闆著重於自助餐廳或自助式供應台之雞肉料理,由於自助餐會以加熱方式替餐點保溫,若溫度未及,恐成細菌孳生溫床。
- 冰塊:許多飲品均可製成冷飲,尤其在夏天,許多顧客喜歡加入冰塊消暑降溫,不過老闆坦言,製冰機若沒有妥善清潔,「基本上就是喝冰鎮的細菌培養皿」
除此之外,老闆也提醒,許多業者為「珍惜食物」,會推出與季節食材無關之「特色菜」或降價販售某些餐點,這是為了在食物變質之前趕緊處理掉這些「剩菜」,然而「醬汁掩蓋了他的年齡」,若食物出現變質,也已被醬汁華麗包裝。
另一容易被許多人忽略的,包括餐廳「托盤」,尤其在人流多處,內場可能為快速提供餐點、餐具,清洗後未加以檢查就供給客人,不過「12小時後你就會感覺到肚子咕咕叫」,這是因為托盤可能沒有徹底洗淨,無形中將細菌吃下肚。
貼文一出,短短3天就吸引41萬次觀看,一名網友表示,上述如同美國已逝世廚師兼作家安東尼.麥可.波登(Anthony Michael Bourdain)所說「不要在星期一點魚料理」,因為很多魚販並不會送貨,代表著魚並不是新鮮的,另一網友表示,當該名老闆說出這些提醒,代表他已經讀過安東尼的小說《廚房機密:烹飪下層的冒險》,不過仍忘了提醒「荷蘭醬」也是危險醬料之一;還有網友分享,身為一家軟性飲料公司員工,他「從不在外點加冰塊的飲料」引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