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馬鈴薯易得糖尿病?「早餐1物」更危險 研究:風險增20%
英國研究表示,若是以白米飯取代馬鈴薯,則可能會提高糖尿病風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即時

吃馬鈴薯易得糖尿病?「早餐1物」更危險 研究:風險增20%

mirror-daily-logo

2025/08/23 06:55:00

編輯:

魏君程

吃馬鈴薯做成的食物跟糖尿病有關嗎?英國研究顯示,早餐常出現的薯條更危險,每週吃3次炸薯條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20%。相較之下,若以其他方式烹調馬鈴薯,在相同數量的條件之下,風險沒有顯著增加,研究還發現用全穀物取代任何種類的馬鈴薯都會降低糖尿病風險。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一項研究分析1984年至2021年間受試的20萬5千人,所有參與者在一開始都沒有糖尿病、心臟病或是癌症,研究發現,每週吃3份馬鈴薯,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就會增加5%,每週吃3次炸薯條,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顯著增加20%;相較之下,若用其他方式烹調馬鈴薯(煮、烤或是搗碎),食用相同數量的話,風險並沒有增加。
研究發現,每週用3份全穀物取代任何種類的馬鈴薯,糖尿病風險可降低8%;若是用全榖物取代薯條,風險則可降低19%。不過,若是以白米飯取代,則可能會提高糖尿病風險。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研究成果也與目前的飲食建議一致,建議將全穀物納入健康飲食,以預防第2型糖尿病」。
研究指出,馬鈴薯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鎂等有益營養的成分,其澱粉的含量比較高,因此也會讓血糖指數升高,這也是與罹患糖尿病可能性較高有所關聯。不過,目前為止尚未研究出,為何烹飪馬鈴薯的方式,會影響健康效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