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年來,綠營立委和柯建銘在各項議題上的衝突加深,不滿情緒在大罷免失敗後開始爆發。《鏡報》掌握,在先前8月8日的民進黨團大會上,大家關起門來砲聲隆隆。當時正值726第一波大罷免失敗,黨內普遍認為「普發1萬」是關鍵因素之一。
在該場會議中,許多綠委輪番發言,表示地方民意都支持普發現金,不過,柯建銘則是反覆提醒大家「不能違憲,否則國家會倒」,並未讓步。後來,大家發言情緒愈趨高漲,尤其是受到風災影響的災區立委,發言越來越不客氣,而郭國文當場氣得飆出國罵「X」。
對此,郭國文今天上午在臉書上發文證實,前幾週在黨團大會上和柯建銘的衝突,來自於他對黨團路線的不滿與檢討。他也說,民進黨挫敗的檢討,從來就不該對人,而是路線檢討,「過去1年多來的路線,就是離民心越來越遙遠。」
吳思瑤上午受訪時說,民進黨內大鳴大放不是新鮮事,大家為基層反映民意,對國家政策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彰顯民進黨不是一言堂,正是民進黨可貴之處。
吳思瑤表示,當天黨團大會大家坦率交換意見,郭國文個性一向很直,當天發言基於反映地方聲音,大家都能體諒包容。
另外對於《鏡週刊》報導,總統賴清德8月起每週三中午前的高層會議擴大召開,新增納入「黨團七長」,為的是「杯酒釋(柯)兵權」。吳思瑤認為,這是跳躍解讀,她樂見府院黨協調,從總召、幹事長擴大到黨團七長,更有利於黨團意見傳達,彰顯總統更重視國會聲音,否則過去行政、立法溝通不那麼順、很多討論不充分,她希望擴大彼此的溝通。
針對各界檢討柯建銘是否應續任總召,吳思瑤說,她僅能代表自己發言,民進黨團每會期都會調整幹事長書記長,她已連續3屆擔任幹事長,此時需要讓領導戰力注入新血和生氣,因此表達不再續任。人事總會更迭,幹部來來去去,都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