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童蛀牙臉腫併發蜂窩性組織炎!醫示警:恐營養不良、影響發音
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陳默提醒爸媽不要輕忽乳牙蛀牙,恐導致營養不良,影響咀嚼和發音。(慈濟醫院供圖)

|即時

5歲童蛀牙臉腫併發蜂窩性組織炎!醫示警:恐營養不良、影響發音

mirror-daily-logo

2025/09/01 14:42:00

記者:

梁孝傑

5歲的小宏,平時在幼兒園都有定期接受塗氟與口腔檢查,家長也沒有察覺異狀,但日前卻突然牙痛、臉頰腫脹,被送到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檢查後,竟確診為嚴重齲齒引發的蜂窩性組織炎。雖然醫療團隊積極治療,最後仍得拔掉4顆乳牙。
主治醫師陳默指出,蜂窩性組織炎是往牙齒周圍甚至臉頰組織擴散的危險情況,若未及時治療,恐波及氣道或腦部,後果相當嚴重。很多爸媽誤以為學校塗氟就能防蛀,或覺得乳牙反正會換,沒必要治療,這些觀念都會讓孩子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台灣幼兒蛀牙率驟升

根據衛福部統計,1到2歲幼兒齲齒率只有2.31%,但到3至4歲卻飆升至42.7%。陳默醫師提醒:「只要長牙就有蛀牙風險。」尤其乳牙琺瑯質較薄,蛀牙進展比恆牙快很多,孩子又難以清楚表達不適,往往等到牙齒嚴重腐蝕或感染才被發現。
若輕忽其嚴重性,影響涵蓋孩子的咀嚼功能、發音、睡眠等生活各面向,甚至可能因為無法好好進食而導致營養不良。

家長必學5大護齒關鍵

1.家長協助刷牙:學齡前孩子潔牙技巧不足,應由家長早晚幫忙,搭配1000ppm以上含氟牙膏與牙線,直到孩子能獨立完成。
2.控制飲食習慣:每餐不超過30分鐘,避免長時間含飯或夜奶,點心要定時定量,少喝含糖飲料。
3.定期塗氟:建議配合醫療院所或學校塗氟,可降低乳牙齲齒率37%、恆牙齲齒率43%。
4.半年牙科檢查:學校檢查受限於環境與燈光,仍需每半年帶孩子看一次兒童牙科,才能及早發現隱性蛀牙。
5.額外氟化物:高蛀牙風險的孩子,可在牙醫師評估下補充氟錠或其他氟化物產品。
陳默醫師強調,幼兒對牙痛的表達能力有限,家長要主動為孩子把關。尤其正值開學季,爸媽忙著準備新鞋、書包、文具時,也該把「半年一次牙科健檢」列入待辦清單,避免孩子因乳牙蛀牙惡化,從課堂缺課到影響咀嚼與營養,甚至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的憾事。

延伸閱讀